综合新闻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复苏与中毒学术论文交流会在汉隆重举行
2009-06-19 阅读量:
分享:

6月12日至14日,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毒与复苏组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急诊科及协和医院杂志社《临床急诊杂志》编辑部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复苏与中毒学术论文交流会在武汉江城明珠豪生酒店隆重召开。

参加本次大会的有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复苏专业组组长李春盛教授,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委、中毒专业组组长石汉文教授,以及意大利国家急诊医学协会主席Anna Maria Ferrari女士,新加坡陈笃生医院急诊科,香港中毒咨询中心等国内外著名急诊领域专家近四百余人。大会首先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协和医院杂志社社长胡豫教授致欢迎词。卫生部医政司医疗处黄守勤主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春盛教授和湖北省医学会吴春华秘书长分别致词并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大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

本次复苏与中毒的全国性学术论文交流会是首次在武汉召开。为方便各位专家就各自领域充分交流,会议设有复苏和中毒两个分会场,通过专题讲座、手法演示、多媒体视频演播以及现场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展示国内、外的最新进展,传播最新的复苏与中毒的医学理念。

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韩继媛教授在会上进行了题为“心肺脑复苏与伦理学”的专题讲座,引起强烈反响。复苏(Reuscitation)又称生命支持(Life support),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①初级复苏或基础生命支持;②高级复苏或进一步生命支持;③后期复苏或持续生命支持。自2005心肺复苏指南颁布以来,期间有许多研究者做了一些卓有建树的工作,取得的了一些新进展。大会上提出了不少新视点和新见解,强调心肺复苏的成功只是一方面,而脑复苏的成功才是复苏成功的重要标志。中毒(Toxin)是急诊科的常见疾患,也是急诊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布面广,对症处理复杂等特点。如果患者未提供中毒相关的病史,诊断就会十分困难,故误诊率高是中毒的突出特点。会议期间各地专家就多种中毒的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以及发病机理的进展做了生动的交流。

台上专家们讲解生动仔细,台下听者认真入神,会场气氛十分热烈,特别是案例分析,真实动人,分析讨论中场下会议代表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互相切磋提高,共同进步。别开生面的会议形式使与会代表感觉受益颇丰。

大会结束,李春盛教授进行总结并指出,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受到政府及社会更为广泛和充分的认可和理解。希望急诊医学后继者能继续努力,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刻苦钻研、大胆创新,推动急诊事业的飞速发展。

协和医院急诊科

2009年6月17日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