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协和医院胰腺病研究所成立
2010-06-21 阅读量:
分享:

推广胰腺疾病研究成果,推动中南地区乃至全国胰腺疾病诊疗水平——

协和医院胰腺疾病研究所成立

通过它的努力,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由20%降至5%左右;胰腺癌的切除率从30%左右提升至60%左右……6月16日,在为期一周的“中德医学交流周”期间,这个曾在胰腺疾病研究领域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胰腺外科中心再次升级,正式成立了协和医院胰腺疾病研究所。据了解,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胰腺疾病研究所。

协和医院胰腺病研究所的前身为1996年成立的协和医院普通外科胰腺病诊疗专业组,时有教授1名,主治医师2名,病床6张,年收治胰腺疾病患者40余人。2000年,胰腺外科中心成立。历经了近10年发展后,该中心目前拥有教授2名,副教授6名,设置正规床位50张,配备有血滤机、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彩色B超机、ERCP等诊疗设备,年收治胰腺疾病患者1100余人。

中心的临床业务重点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救治、胰腺肿瘤的早期诊治与慢性胰腺炎的诊治。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心在国家级及省部级十余项研究项目的支持下,建立了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救治平台,通过研究制定了多种综合治疗方案,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由20%降至5%左右;通过对胰腺癌的术前评估,中心将胰腺癌的切除率从30%左右提升至60%左右;对于无法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胰腺癌患者,中心通过开展I125粒子置入局部放疗、化疗、腹膜后神经丛阻滞等,大大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中心还开展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全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头切除术、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等器官保留手术。其中,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全切除术,属该中心首创,是该中心对慢性胰腺炎手术的创始人——德国Beger教授的手术方式进行改良后所创建的术式,适用于胰头部良性肿瘤及胰头病变为主的慢性胰腺炎,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对患者内外分泌功能影响小等优势。

近年来,该中心通过举办六届胰腺外科高峰论坛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培养学员3000余名,并通过近百次全国专题学术讲座、远程会诊、技术援助、指导进修及培训、开展多中心协助研究等形式,将研究成果向全国推广。

上午九时,研究所成立庆典完成后,协和医院王国斌教授、陶凯雄教授共同进行了“腹腔镜下乙状结肠代阴道术”手术演示,胰腺疾病研究所所长王春友教授与德国专家Marc Eric Martignoni教授一同进行了“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全切除术”手术演示。来自省内外的近百名医学同仁一同在报告厅内观摩了手术过程。下午,王国斌教授、Marc Eric Martignoni教授等专家又分别就手术过程及普外科疾病的诊疗等专题为省内外同仁作学术报告。

此次胰腺疾病研究所的成立,将进一步提高该中心胰腺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与科研水平,进而推动中南地区乃至全国胰腺疾病诊疗的进步。研究所下设临床胰腺外科中心、胰腺重症监护室、影像内镜室与实验室,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胰腺病研究所。(文/黄冬香张方方 图/崔 俊)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