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新挑战
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协和医院介入科由特诊区二楼七病房搬迁至住院部二区一楼西。伴着早春的阳光轻轻的掠过青草地,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有了新的起点。
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我院介入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在全国范围内较早设立病房。随着相关条件的不断改进,病房也由最初的数张病床拓展至今天的二十余张。更为重要的是,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介入科形成了一个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坚强集体。
冯敢生教授在国际上首次将中药白芨运用于介入治疗肝癌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并取得显著疗效,开创了介入放射学与祖国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新途径,为协和医院介入科在国内本领域内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名声雀起,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他们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始终立于介入放射学的潮头,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在冯教授的指导下,梁惠民、郑传胜副教授又陆续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颈静脉穿刺门腔静脉分流(TIPS)和联合栓塞(部分性脾栓塞联合经皮胃底食管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另外,椎体骨水泥成型术,动脉瘤腔内隔绝治疗、血管狭窄支架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经皮物理(微波、射频)/化学(无水乙醇、乙酸)肿瘤消融术等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开展,拓宽了学科的领域,提高了本学科在国内的学术地位。
众所周知,介入放射学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患者必须同时暴露于射线下,故有人称介入科医生给患者作介入手术治疗是“以命换命”,虽显夸张,但其对医护人员的伤害可见一辬。然而他们从不抱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中、晚期肿瘤患者较多是介入科服务的另一个特点,护士姐妹们也不辞辛劳,在做好临床治疗的同时,更多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而且在肖书萍护士长的领导下,利用业余时间编著了介入护理学的专著,亦为同行之先。
我们有了新的、更加温馨的家,有了更加舒适的环境,同时我们必须面对新的挑战,我们有信心在创佳绩。
(陈冬萍 柳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