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院开展帕金森日患者教育讲座
2011-04-11 阅读量:
分享:

我院联合金报开展健康讲座

专家支招如何缓解帕金森症状

讲座现场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病学组的副组长、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孙圣刚教授为患者介绍帕金森病

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曹学兵教授作帕金森病患者教育讲座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病人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和预防帕金森病?昨日上午,武汉协和医院联合楚天金报举办了健康讲座,三百多名听众一大早从武汉三镇赶来取经。

昨日上午8时30分,家住汉口南京路的胡爹爹和老伴来到协和医院讲座现场。69岁的胡爹爹去年被诊断患有帕金森病,行动迟缓,由于没有遵照医嘱坚持吃药,症状越来越严重。胡爹爹特地带来纸和笔边听边记录。

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帕金森病研究组曹学兵教授介绍,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神经变性病,多发于八九十岁的老年人,也称为“长寿病”。目前我国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为1.7%,按此比例,湖北省至少有6万帕金森病患者,武汉至少有2万人。

曹教授指出,帕金森病人主要症状是行动迟缓,静止性震颤,70%患者有睡眠障碍,40%-55%出现抑郁等情绪障碍,有的还会伴有便秘和异动症状,但有些帕金森病人不会出现震颤。该病很容易被误诊为颈椎病、抑郁症、特发性震颤、肝豆状核变性。曹教授建议,出现相关症状的患者应及早到专业医院就医,及早发现和治疗。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病学组的副组长、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孙圣刚教授称,目前帕金森并无根治方法,只能缓解症状,目前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社会上流传的干细胞移植、中药等都无法治愈帕金森病。孙教授建议,帕金森病人一定要严格按照饭前一小时、饭后一个半小时服药的原则,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出现异常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孙教授还建议帕金森病人终身服药治疗,饮食上注意多样化,包含谷类、蔬菜瓜果类和奶类豆类,多饮水,少食肥肉、荤油和动物内脏,患者还可适量做些康复运动,以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维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金报记者余梅 通讯员聂文闻)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