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研究生科举办“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叶哲伟先进事迹报告会
2011-05-17 阅读量:
分享:

点燃心灯 奉献人生

—记“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叶哲伟先进事迹报告会

骨科叶哲伟副教授做先进事迹报告

血液内科郭涛教授结合教授先进事迹发表讲话

5月9日晚,协和医院2010硕党支部邀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协和医院骨科教授叶哲伟开展了青海玉树抗震救援的先进报告会。活动旨在学习党员先进事迹,宣传“奉献、友爱、互助”精神,增强研究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协和血液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涛作为嘉宾参与活动。

伴随着青海玉树地震灾后重建一周年纪录片的播放,“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协和医院骨科叶哲伟教授为大家讲述了他和同事们在玉树连续奋战15个日夜的感人事迹。一幅幅纪实照片再次将大家拉回到了那段既惊心动魄又令人难忘的岁月。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在湖北省政府和卫生厅的高度重视下,协和医院选派各科室技术优良、作风过硬的医务人员组成地震医疗救援队,由叶哲伟副教授任队长赶赴灾区参加救援工作。在救灾过程中,叶哲伟带领全组医务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共产党员的政治使命感,圆满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付的重任。严重的高原反应、物资供应不足……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救援人员以命相搏、奋力营救,叶教授更是顶着持续高烧39°C的身躯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被誉为“灾难中挺立的白衣战士”, “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的荣誉背后凝聚的是他大爱无言、救死扶伤的医者精神。

随后,协和医院血液内科郭涛教授结合叶教授的感人事迹谈到,医学研究生要想成为行业精英,不仅需要过硬的业务素质,还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想方设法为国家、为社会做实事,做有价值的事;要学习玉树地震中广大志愿者的大无畏精神,在研究生阶段不要只专注于科研,还要注意自身综合素质培养,成为德才兼备、有理想、有抱负的新时代青年,为国家做出应有贡献。

最后,大家一起观看了以大学生支教为主题的电影《天那边》。当看到年轻的志愿者扎根山村,将美好青春奉献给渴望知识的农村孩子时,大家都陷入了沉思和感动。曾经是华中科技大学支教团成员的党员童伟谈到,大学生来偏远地区支教是好事,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知识,但是时间太短,解决不了最根本的问题,偏远地区的孩子更渴望 “稳定的教师队伍”,希望更多的有志青年发扬叶教授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投身到光荣的支教队伍中。

本次活动透过叶哲伟教授为党奉献的崇高品行,与青年志愿者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感人精神,与参会的200余名研究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共享奉献之乐、彰显奉献之荣、崇尚奉献之美、奏响奉献之歌。同学们在活动后表示,通过学习叶教授的先进事迹,真正认识到奉献精神的伟大,今后在工作中一定竭力为患者服务,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为创先争优增光添彩。(研究生科)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