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科学前沿探索系列讲座暨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辅导会圆满召开
2025-01-17来源:科研处 阅读量:
分享: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部署,推动医院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鼓励科研人员勇攀科技高峰,1月15日下午,协和医院在外科楼五会议室及金银湖分会场同步召开科学前沿探索系列讲座暨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辅导会。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申传安教授、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毕惠嫦教授、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院郭非凡教授、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孟卓贤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毛建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周翔天教授、东南大学高山教授、中山大学朱孝峰教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陈勇彬教授、中南大学陈小平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资文杰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葛广波教授、中南大学张东山教授14位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金阳教授,部分临床科室主任及2025年度国自然申报人员等16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科研处副处长马鸣主持。

金阳副院长在致辞中向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受邀专家都是国内各领域顶级大咖,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将进一步提升我院国自然标书申报质量。他鼓励医院职工珍惜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全面提升标书质量。

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毕惠嫦教授以《国自然项目申请中的“一信三非五子”》为题,分享了她的独到见解。她强调标书撰写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有足够的信心,同时要把握“非做不可、非你莫属、让专家非常期待”这三条“非”字原则。最后,一份成功的标书需要在“点子、底子、本子、牌子、片子”五个方面下功夫,做到“信达雅”,实现科学、心理学与文学融合,才能达到“五子登科”的理想结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房静远教授以《从我们团队的研究经历,认识微生态之于大肠癌的重要性》为题进行报告。房教授回顾了他的团队是如何从起步阶段到后来持续性发表顶级期刊的精彩历程,并强调临床医生要具备针对研究热点问题的敏锐观察力,善于将临床瓶颈困惑上升到科学问题,并将机制探讨与临床转化结合起来。

随后,14位专家为我院职工提供了一对一的深度指导,他们结合丰富研究经验与申报评审经历,针对项目选题、研究方案设计、创新点提炼、工作基础呈现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辅导,有针对性地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

近年来,协和医院始终贯彻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持续增强基础研究能力。接下来,医院科研处将进一步加强基金申报组织和服务工作,组织多轮次、多维度的项目辅导活动,切实提升标书质量,力争在2025年度国自然申报中取得佳绩。(文/靳哲 向璨 吴边 图/赵炯)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