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协和医院赴鹤峰医疗队队员笔记
2005-08-22 阅读量:
分享:

鹤峰印象

------协和医院赴鹤峰医疗队队员笔记

7月1日下午,协和医院支援鹤峰医疗队一行5人在院医务处季湘年处长的带领下,抵达鄂西自治州首府恩施市。在这里与前来迎接的鹤峰县医院领导会合,经过短暂的寒暄后,驱车离开恩施市直奔鹤峰县。

汽车飞驰在通往鹤峰县的公路上,两旁的房屋渐渐稀少。道路蜿蜒迂曲,弯道特别多,但路面还比较平整,多数路面为柏油或水泥路面,这与原来听说的不同。汽车一会儿在山脚,一会儿在山腰,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一边是水库或山涧,一边是陡峭的山坡。在这里驾驶车辆需要有高超的技术和经验,因为车辆转弯时常常看不到对面驶来的车辆。在恩施市时,室外温度为摄氏34度,到达山区的山峰时,温度降到28度。打开车窗一股股凉风扑面而来,完全没有在武汉时火炉的感觉。站在路边,放眼眺望,山峦叠嶂,翠绿葱郁。听司机说,这里经常有野猪、山鸡、野兔、麂子出没,打猎是个好去处,鹤峰县还专门有一只打猎队。由于鹤峰是农业信息化示范县,县里信息化比较发达,哪里有野猪破坏庄稼,一个电话,打猎队第二天就可以准备好到野兽出没的地点打猎围捕。

鹤峰是恩施自治州内的自治县,与湖南毗邻。全县有土家族、苗族、彝族等二十几个少数民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从四川、湖南等地移民而来。口音与四川话接近,不难听懂。鹤峰由于历史上多年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较少,因而山里人依旧保持着善良、豪爽、朴实的民风。据当地人介绍,鹤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茶叶是鹤峰的一大特产,绿色食品如蕨菜、薇菜、苜芋等出口日本,鹤峰还有充足的电力、丰富的矿藏。近几年来鹤峰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湖北知名民营企业“八峰药化”以从事生产氨基酸出名,工厂因位于鹤峰的八座山峰之上而得名。

车队经过4小时的行程,到达鹤峰县城。县城位于群山环绕的山坳之中,人口6万,辖区人口22万。县城占地面积不大,步行十余分钟就可以将逛完整个城区,街上有一点商业街的气氛,临街有小型超市、菜场、服饰店、手机店、杂货店、建材店等。在市中心有步行一条街。晚上七点,步行街广场上一百多人随着音乐练习新疆舞、土家族的摆舞,上至五六十岁的老人,下至六七岁的儿童。舞蹈动作整齐划一,舞者脸上荡漾着笑容。步行街还有饮食夜市,直到晚上十点种才打烊。

我们所在的县中心医院与县政府较近,有一幢四层楼高的门诊大楼和一幢五层楼高的住院大楼。医疗队队员被安排住在院内的职工家属楼内,三个男队员住一套三室一厅,两位女队员住两室一厅。房间内配置了固定电话和电脑,并开通了网络。坐在电脑桌前,遥远的世界通过键盘展现在我的面前;推开窗,是翠绿的山峦和鸟儿的鸣叫,真让人感觉到现代与古典的完美结合,令人心旷神怡。

我在想,这么美丽的地方,与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极不相符,我和另外四位同事已经做好了准备,贡献出我们的知识,为当地老百姓的健康服务。(符荣)

鹤峰医疗初印象------医疗条件有限,医疗技术不足

――协和医院赴鹤蜂医疗队队员随笔

鹤峰县辖区人口22万,县城人口6万,几乎没有流动人口,因此决定了鹤峰县医疗资源的投入是有限的。原有一个中心医院,一个中医院,一个妇幼保健院,一个卫生防疫站以及多个乡卫生院还有一些个体诊所。中心医院和中医院合并后形成现在的中心医院。

鹤峰县中心医院与县政府办公大楼相距不远。有一栋4层楼高的门诊楼和一幢5层楼高的住院大楼。另有一幢平房单独作为传染病房使用。现有床位200张,病床利用率约80%。外科分为外一科和外二科。外一科收治脑外、胸外、泌外、普外病人,外二科收治骨科病人。妇科和产科在同一层楼。内科也没有分科,所有内科病人均收到内一科。放射科主要由CT室,普放组成。手术室在五楼,拥有手术床3张。年开展各种大小手术约1000台(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等)。

前一段时间全国各大媒体曝光的儿童臀肌挛缩症发生地就在鹤峰县,目前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鹤峰县先后有三百多名患儿就是因为因肌肉注射含苯甲醇溶液的抗生素患上臀肌挛缩症,症状较为严重的患儿已进行了手术治疗。到达鹤峰的第二天,在鹤峰县卫生局领导带领下,我们和协和医院领导医务处处长季湘年、科长孙晖到达了燕子乡百佳卫生院看望了8名臀肌挛缩手术后局部伤口不愈合及感染的患儿,对病情进行了分析,指导当地医生换药,调整治疗方案,并对患儿的病侧肢体功能进行了检查。

据当地介绍,鹤峰县城人均月收入约一千元,远远高于农村地区,有些农村地区的年人均收入也只有一千多元。很多农民看不起病。收入好一点的群众看病也常常会在4、5月份或9、10月份,因为4、5月份时是农闲时节,9、10月份这时秋收后,他们将一年的收成买掉,才会有现金。我所在的外一科收治一位颅脑损伤的患者,后颅窝左侧小脑半球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有急症开颅手术指征。患者有4个子女,均在家务农,病人自己年收入才两千余元。由于没有足够的费用,病人及家属要求非手术治疗,且要求用最便宜的药。治疗后7天便要求出院,这在协和医院是比较罕见的。农村群众的生活及看病的困难是我们来之前没有想倒过的,使我们内心有某种震撼。

整个县中心医院的主要设备有东芝CT扫描机,经颅多普勒(TCD),心脏彩超,腹腔镜,电子胃镜,体外碎石机,没有MRI。检验科的设备也很缺乏,急诊查血常规要等4、5个小时,夜间不查血糖,更不谈血气分析。我所在的神经外科医疗器械非常简陋,连双极电凝器都没有,现在还在用银夹和电刀止血,更别谈手术头架、显微器械及手术显微镜。骨科难度较大的手术没有C臂机,只能靠医生的经验和胆识。

如果说基层医疗单位缺乏设备,我们感觉更需要先进的医疗技术,这一点在我们刚到鹤峰县中心医院不久就体现出来。内科收治一位26岁男性病人,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右侧胸水,肝脾肿大,腹水,腹膜炎体征。曾在鄂西自治州中心医院诊断为布-加式综合征,因治疗无好转,经费不足,又转回县中心医院治疗,县中心医院在看到州医院的诊断后,继续按布-加式综合征治疗,病情恶化。病人及家属在得知协和医院的医生到鹤峰县中心医院支援工作后,将病情及治疗经过打印出来,递到放射科吴爱兰博士手中。吴博士建议复查胸部X线拍片,颅脑CT扫描(均为该县医院设备),发现胸部为粟粒性肺结核,颅内多发炎性肉芽肿,经过协和医院欧阳为相、符荣、吴爱兰、吴永超、钟少红五位同志的会诊,认为结核菌感染是引起上述症状的主要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抗结核、对症治疗,病人目前胸、腹症状明显缓解,仅有轻微头痛。从这个病例可以看出,农村基层医疗单位不仅需要好的医疗设备,更需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协和医院的五位同志在得知病人经济困难、多次住院,现已举债就医的情况后,当即每人捐助100元,令病人家属及县医院领导十分感动。县医院杨院长表示减免一部分医疗费用。

在鹤峰县不到一个月的生活工作中我们感觉到基层农村不仅需要医疗设备,更需要较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不同专业的同志准备通过手术演示、多媒体讲座、查房带教等形式带动当地医务人员提高诊疗水平。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为当地的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符荣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协和医院对口支援鹤峰县中心医院医疗队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