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地区疝和腹壁外科培训中心在汉挂牌
本报讯 7月16日,国内著名的外科专家马颂章、唐健雄、戴宗晴、王国斌、邹声泉等教授齐聚江城,为设立在我院的“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学组华中地区培训中心”挂牌.
据悉,该中心是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华医学会设立的国内第三家疝和腹壁外科培训中心.
该中心负责人郑启昌教授介绍,疝是已成为外科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好发于老人、小儿,极大地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由于其发病部位的特殊,未能引起病人、家属、甚至医生的重视,而未及时治疗,从而导致疝逐渐加重,形成巨大疝,严重时引起嵌顿、肠坏死,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既往传统修补术后复发率高达20-50%.有些疝如脐疝、白线疝、膈疝、各种裂孔疝和切口疝的发病率亦逐渐增加,传统修补方法难以修复,且修补后复发率极高.
由于各种原因,国内很多地区对该病的机理和治疗理念尚缺乏正确认识.因此,为暨需改变我国的这种落后的治疗现状,中华外科学会专门设立了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已经取得了斐然成绩.
近十年来协和医院在临床工作及研究中,非常注重该领域的理论更新和临床工作,在疝领域中作了大量工作,尤其在无张力修补技术、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膜内人工材料应用修补腹壁巨大缺损领域, 极大地减少了病人的复发率,简化了手术操作程序,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目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中心并为无张力修补技术的推广作了大量的技术培训工作,使广大医生也逐步认识到无张力修补技术如腹股沟疝平片修补技术、网塞技术、腹膜前间隙修补技术以及个体化评估方法的优越性并掌握精细操作方法.该中心采用自行改良局麻技术安全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并在腹股沟疝中广泛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手术应用范围,使一些过去曾认为是手术禁忌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肺部感染,习惯性便秘,前列腺增生的病人均能顺利耐受手术并顺利康复,也成功应用于一些并发有严重心脏病、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病人.
鉴于此,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学组,经慎重讨论决定在华中地区设立了中华外科学疝和腹壁外科培训中心。
(聂一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