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献血大王陶志雄在我院手术成功
2005-11-28 阅读量:
分享:

人间真情在众人救英雄

献血大王陶志雄在我院手术成功

本报讯 11月18日中午12点57分,当“献血大王”陶智雄被推出协和医院一病区六楼手术室时,门外守候的人群中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主刀医生、省骨科学会主任委员、我院骨科主任杨述华教授兴奋地说:经过2个小时53分钟的努力,陶智雄的手术很成功!

上午7点35分,陶智雄被推进手术室,开始麻醉。由于齿状突骨折,稍有不慎,呼吸心跳就会立即停止。麻醉科王华荣教授亲自操作,确保顺利闯过麻醉关,为手术做好准备。

10点04分,杨述华、杜靖远、刘勇三位教授同时登台。柳叶刀划开一长35公分的切口,手术正式开始。最关键的阶段出现在10点50分。医生在颅骨上打了6个钢钉,在第四、五颈椎上各打了一对钢钉,然后植入一种特殊的内固定装置,使不稳定的颈椎得到固定。这一阶段持续了近40分钟。当医生植入人工骨、异体骨材料并缝合伤口后,手术顺利完成。整个过程持续了2个小时53分钟。

手术室也在第一时间把成功的消息通报给了骨科病房其他医务人员。

据杨述华教授介绍,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陶智雄本人体形肥胖,增加了手术解剖、暴露手术视野的难度;第二,患者在术中翻身移动过程中,稍微一点不慎,就容易加重对脊髓的损伤;第三,手术位置位于生命中枢的部位,这里的血管、神经非常复杂。

下午2点34分,陶智雄从麻醉中苏醒,术前不能动的腿和脚都可以微微地动弹,显示了手术的良好效果。陶的妻子刘建枝、母亲和其他家属在一旁相拥而泣。3点30分,医务人员撤下呼吸机,陶开始自主呼吸。

截至记者发稿,陶智雄躺在ICU重症监护病房,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体征比较稳定,在那里,他将度过术后关键的24小时危险期。(文/涂晓晨图/崔俊)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