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肾内科开办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项目
2011-09-15 阅读量:
分享:

为加强我院内科学相关专业研究生与国内国际知名专家的学术交流,启迪学生和年轻医生的科研思维,根据“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的项目要求,9月10日,协和医院肾内科邀请了北京大学药理学系杨宝学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聂静教授和山东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研究所易凡教授来我院开展《内科学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的课程讲学和学术交流。

杨宝学教授曾留学美国10余年,于2009年回国。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兼任吉林大学兼职教授,东北师范学客座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心血管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任美国生理学会、美国肾脏学会和国际尿崩症基金会会员,并担任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如JASN等十余个杂志的审稿人或编委。自1994年以来,杨宝学教授一直从事肾脏水通道蛋白和尿素通道蛋白生理学研究,是该领域的世界知名专家。曾获得美国NIH、PKD和AHA及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现获得985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等多项基金资助。已发表SCI论文70余篇,影响因子累计300。

聂静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于1999-200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回国后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担任研究员,现任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肾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机制研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并作为子项目负责人参与973项目一项,已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如JBC等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00。

易凡教授现任山东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留学美国9年,在美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理学研究。近5年已在本领域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如Hypertension , Kidney International等发表了30余篇学术论文(总影响因子合计160),被引用近400余次,H指数=13。自2008年回国工作以来,先后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2010年获得了“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2010年12月获得第二届中国“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新人奖,2011年获得“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本次学术课程在协和医院外科楼二楼学术会议厅举行,报告厅里座无虚席,前来听课的不仅有我校内科学的学生和老师,还有其它学科的研究生参与其中。首先是北京大学杨宝学教授就“尿素通道生理学—研究方向建立与进展”专题进行演讲,杨教授介绍了肾脏尿素通道的基本生理学基础,并结合自身科研经历给学生讲授了从尿素通道的发现、研究的开始,到目前的研究进展近20年的研究历程。语言诙谐幽默,内容丰富精彩,最后杨教授强调了做科研要善于去思考和发现,且要有执着奋发的精神。接下来是南方医大的聂静教授授课,讲课的题目是:“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机制研究”。聂教授讲授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在肾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和发病机制。讲课过程中,聂教授还循循善诱地教导研究生做科研态度应诚实谦虚,实验技能要扎扎实实,学习要勤勤恳恳。而且还结合自身体会指导学生如何建立对科研的兴趣、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最后演讲的是山东大学易凡教授,易教授就“NOD样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专题进行了生动的演讲。易教授介绍了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深刻讲解了NOD样受体分子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作用以及是如何进行的实验研究;并以该主题为线索幽默生动讲授了研究生如何设计课题。整个讲授过程思路清晰,内容生动丰富。更为重要的是,三位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向学生传授了如何开始一个新的科研项目,如何将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拓展等重要的科研思维方法。在授课期间,参会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发言提问,并和教授们展开交流和探讨。整个会场学术气氛很是活跃。

此次高水平国际化课程的成功举办,让同学们开阔了眼界,获得了与国内知名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促进了我院与兄弟院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受到与会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吕琴 陈珊)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