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报告需制度化、规范化
武汉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胡丽华: 检验报告分秒必争
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检验“危急值”的作用已日益凸现。3年前,我院在国内较早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一整套检验“危急值”相关制度。目前,我院生化检验中“危急值”的检出率为2.19%,接近现发达国家的检出率(约3%)。
前不久,一位内分泌科的糖尿病人出现肩部疼痛,检验发现患者的心肌标志物中肌钙蛋白等项目明显升高,当即电话通知病房当值医生,遂立即邀请心内科专家紧急会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类似患者的救治需要分秒必争,赢得抢救时间就可能使患者重获新生。
2005年,我院新建了检验科24小时急诊快检中心,实现了“划价-采样-检验-报告”一站式服务。该中心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除特殊项目外,几百种检验项目均可在1小时内发出报告,使门急诊检验报告时间大幅缩短,方便了患者就医,缩短了患者候诊时间。该中心不仅是我院门急诊检验的中心,也是检验“危急值”报告的中心。根据近几年我院对“危急值”检验项目的跟踪,反馈分析和总结,目前确定了40余项“危急值”检验项目。
嘉宾点评:当危急界限值一旦出现,就要求检验科人员紧急通知负责治疗的医护人员,医生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开始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所以,从危急值的出现到对患者进行治疗,要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制定出具有危急值意义的试验项目和界限值,以及一系列应该采取的措施,并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是非常重要的。
(本栏目采写:阎红 彭晓兰 张德太 本文原载《健康报2007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