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小“伞”堵住心脏缺口
协和医院实施我省首例微创经胸房缺伞堵术
(本报讯 通讯员 涂晓晨 夏家红)以前心房间隔缺损修补需要开胸并将心脏停跳,而今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将一把特质小伞植入缺口,就可达到补缺口的目的。3月6日,来自河南的小凤(化名)成为这项新技术的第一位受益者。
年仅11岁的小凤,四年前被查出患有房间隔缺损。她的心脏左右心房间有个2厘米的破洞,这条“捷径”使血液循环通道被破坏,部分血液通过这个破洞,直接从左心房流入到右心房,致使心脏负荷增大。由于心功能受损,严重影响了小凤的生长发育。
传统的房缺修补手术需将心脏停跳,患者的胸骨需纵形劈开。但这种创伤大,患儿恢复较慢。湖北省心胸外科主任委员、协和医院心外科孙宗全教授遂为小凤采取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术中,孙教授在小凤的右侧胸壁上切开一个5厘米左右的小口,然后在超声的精确引导下,将一个带有“伞状”封堵器的导管,准确送入缺损部位,然后让封堵器像伞一样撑开,堵住那个2厘米的破洞,混流的血液立刻“各行其道”。整个过程不到一个小时。
据孙教授介绍,这种伞堵方法避免患者“开胸”,创伤小,也无需心脏停跳进行体外循环,手术时间比传统的房缺修补时间缩短了一半,患者恢复也快。据了解,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疾病占了先天性心脏病的60%左右。因此这项技术的开展将能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减轻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