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一代名医叶怀英教授捐献房产助学助教
2012-03-26 阅读量:
分享:

叶怀英教授在捐赠仪式上发表讲话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出席捐赠仪式

捐赠仪式

叶怀英教授与李培根校长合影

3月25日,协和医院会议室,面对刚从美国赶回来的儿子、儿媳,共事多年的同事、后辈,协和医院妇产科叶怀英教授正式宣布:她将捐献出她身前在协和医院的唯一房产,并成立“高浴、叶怀英、高景星助学助教基金”,献给她所热爱的医疗事业,帮助协和医院妇产科、心血管病研究所经济困难的学子完成学业。

医学世家,协和情缘

昨日,在协和医院职工楼,笔者走进叶怀英教授家,见到了这所她生活了十余年、即将被捐献的住宅。这是一个多么简朴的家,140余平的住所内,除了木头床、简易沙发、书柜等简单陈设,再无其它家具。十余年来,叶怀英教授就独自一人在这里生活。

带领笔者参观这所自己生活了多年的住所,现年91岁的叶怀英教授,讲起老伴,讲起了父亲,也讲起了自己家族与协和医院结下的两代渊源。

叶怀英教授生长于医师世家,其父叶克诚,曾在汉口仁济医院(协和医院前身)工作,长达40余年。出生于武汉的叶怀英,一出生就见证了父亲治病救人的医学道路。对于父亲,她有着这样的印象:“父亲一生勤谨、简朴,德术双馨,生活在院内,他亲自诊治病人,并以身作则教导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用爱心为病人服务。”

深受父亲的影响和教育,叶怀英也走上医学之路。1938年,战乱水火中,叶怀英来到四川华西大学医学院学习医学,1946年毕业后即被分派回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

而后,叶怀英教授与为国内心血管专家高浴教授在武汉协和医院结缘,共结连理。高浴教授,曾任协和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他为中国心血管界培养了一批精英。他们共同的好友高景星(也为叶教授儿媳高屏之父),曾任汉口协和医院院长多年,骨科医生,医术高明,并为医院建立了良好的管理制度和优良传统。

从父亲,到老伴,到叶怀英教授本人,他们两代人,在协和,一干就是一辈子,服务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妇产科第一位中国医生

回忆起1946年初到协和医院的情形,叶怀英教授精神抖擞、娓娓道来,仿佛一切都是昨天发生的事。

“当年协和医院还是英国教会医院,院长是英国人纪立生,医院条件不好,共150张床,但已经是武汉设施最好的医院了。医院30多名医生中,大多数都是外国人,只有六七个是中国人,我是妇产科第一个中国医生。”

叶怀英教授说,当时虽然条件艰苦,但医院的医生业务水平都很精湛,个个都是“全能医生”。比如她本人,既要承担妇产科的医护工作,同时也要会开展其它外科的业务。晚上全院就一名医生值班,遇到要开眼睛、鼻子、乳腺的手术,他们说上就必须上。

作为妇产科第一名中国医生,叶怀英教授至今已在协和医院工作、生活近70年,她先后经历协和医院十几任院长,亲历了协和医院的发展,见证了医院的巨变,也与协和医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潜心医学,钟爱妇产

自1946年进入妇产科工作,叶怀英教授就从未停下她在妇产科道路上探索的脚步。从战乱中一路走来的她,见识了旧社会由于妇产技术落后,许多妇女平白死于生产的现实。走上妇产科这条医学道路后,她就潜心妇产科优生研究。

她先后建立了协和医院妇产科优生实验室,担任湖北省遗传医学中心名誉主任,优生协会副会长,同济医科大学计生所所长,荣获教育部、卫生部所颁发的教学、科研奖状,并为我国培养了首批妇产科研究生。如今,她所培养的研究生,都已成为妇产科界的骨干,其中有5名在美国医疗机构工作,其余也都在国内知名医院妇产科担任学科带头人。

1985年,叶怀英教授正式退居二线,但她并未就此终止她的医疗事业。她依旧坚持每天去病房查房,参与妇产科科研项目,担任研究生教学任务。直到2008年前夕,她子宫内膜癌发作,手术在即,她仍坚持在医院干部保健科坐诊。她说,妇产科工作是她最钟爱的事业。

心血管专家的“贤内助”

1956年,叶怀英教授与国内知名心血管专家高浴教授在武汉协和医院结缘。高浴教授为心血管、心电学大师,中国心电学的先驱者之一,武汉医学院心研所奠基人。两人情定协和,至此结成伉俪。

婚后十几年,两人相敬如宾,在医学事业上,两人比翼双飞,在生活上,叶怀英教授对高浴教授悉心照顾,关心备至。两人还携手远渡重洋,到国外考察、旅游、享受生活。

正如高浴教授的学生、中国心电学会主任委员郭继鸿教授,2008年在缅怀高浴教授的文章中写道:“叶老师是国内著名的妇产科教授,她热情,贤惠,干练。婚后十几年,在叶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高老师的精神创伤得到了医治,精力得到了恢复,学术研究迅捷地发展,领域不断拓宽,老师迎来了又一次人生的春天,那是他最舒逸、最惬意的人生时光。

1987年,高浴教授因病逝世。叶怀英教授只身承担起了抚养儿女的责任。如今,他们的二儿子高光荣已荣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成为国际驰名的科学家和美国特拉华(Delaware)大学的终身教授。昨日,回忆起已逝25年的高浴教授,叶怀英教授仍难掩相思之情,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他人挺好的。”

人生最后一个重要决定

多年来,尽管叶教授十分注重锻炼,且得到医院同事的悉心照料,但已91岁高龄的她仍旧难逃病魔折磨。几年前,她患上了子宫内膜癌,加上年事已高,高血压、心脏功能逐渐衰退等疾病也缠绕着叶教授,她告诉记者,“一到夏天气压低的时候,我就胸闷得厉害,要借助吸氧机才能好受点。“

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叶教授也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正如她在捐赠书中所写:“随着年龄老化,我的心膜瓣膜关闭不全,一旦血栓形成到脑血管,则致中风或心梗,我能为我所钟爱的妇产科事业和医院服务的机会不多了。此次此刻,当我神志清醒时,我将作出我人生最后一个重要决定,捐献出在协和医院的宿舍,并成立助学助教基金,献给我热爱的医疗事业,援助汉口协和医院妇产科、心血管研究所的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谈到这个决定,叶教授表示,这并非她突然决定的,而是在心里酝酿好几年了。几年前,她在电视、报纸上看到各种天灾人祸的报道,看到有那么多需要救助的人,她就在心里暗暗考虑,如果她能够帮助他们一把就好了。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山区教授为深山中的孩子无私支教、默默奉献的故事,十分感动,叶教授觉得自己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向他们学习,做点事情。

“我这一辈子,身边人都对我非常好。”谈到这些好,叶教授滔滔不绝。她表示,尤其是在高浴教授去世后,医院历届领导都十分关心她的生活,包括高浴教授所在的心血管研究所、她所工作过的妇产科,年年派人上门给她拜年,慰问她。她生病的时候,妇产科的领导亲自过问,给她安排病房、敦促会诊,并掏钱给她请护工,在病房两班轮流照顾她。交谈中,这些发自内心的感激,是她强调得最多的。她说:“我虽然是一个人,可是我拥有那么多,所以我就想我应该做点生活,来回报这些。”

众人见证,一代名医完成心愿

“因为我出生于医师世家,深受父亲的教育,助人为乐、知足为乐、与人为善、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普济众生、不求名利,怀英不敢忘记,今天成立的助学助教基金,是对我父亲当年教育的回报。”在捐献书上,叶怀英教授如是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令叶教授比较欣慰的是,她捐献房产的决定,得到了儿女、弟妹的支持,以及协和医院的帮助。远在美国的儿子、儿媳通过电话得知母亲的决定后,十分支持。儿媳高屏还安慰她说,妈妈,你做得对,你放心,不管怎样,你还有我们呢。协和医院领导在了解到叶教授的决定后,也帮助她多方联系基金会,极力促成,并安慰她安心在院内住下去,医院一定会负责她生活的各方面。

昨日,在华中科技大学领导、协和医院同事的见证下,在儿子、儿媳众亲友的陪伴下,叶怀英教授完成了她人生最后一个重要决定。(文/黄冬香 聂一钢 涂晓晨 张方方 图/崔俊)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