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全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科主任第一届东湖论坛在汉召开
2012-09-24 阅读量:
分享:

记者从9月22日召开的 “全国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科主任第一届东湖论坛”上获悉,正在进一步建立、完善和落实的康复三级服务网络建设新型服务体系要求:现代康复已从传统的救死扶伤,转变为帮助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使残障人士融入社会、正常生活。

大会主席武汉协和医院康复科主任王刚教授提出,现代医学康复不再是过去那种做做推拿按摩、扎扎银针、拔拔火罐等单一、简陋的治疗方法,而是采用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治疗措施,具体可分为医疗康复、运动康复、社会康复、心理康复等。具体有对烧伤、瘫痪、骨创、手外伤、神经等损伤的康复,还有矫形支具等,通过运动治疗、水疗、神经促通技术、假肢矫形器制作等技术,来达到患者的康复。

王教授特别强调各种损伤性疾病的康复治疗要赶早,病患应该在病情得到控制、稳定后48小时就开始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如果还是按照老话“伤筋动骨100天”那样,就错过了最佳康复时间,在进行康复训练就很难恢复了。王教授说一个人躺5天不动,肌肉就会松弛,关节恢复功能需要21天;如果躺一个半月不动,就需要300天来恢复关节和肌肉;如果躺100天,则至少需要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康复。如我们熟知的体操名将桑兰,她在受伤术后7天就转入美国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训练。正因为康复治疗介入早,她现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上学、做记者。很好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回归了社会。

“很多人都是出现问题后再来做康复,其实,很多病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提前介入来预防。”王刚称,目前到康复科来就诊的多是骨科和需要神经康复的患者,其实很多病症都需要康复,如生孩子后很多妈妈因盆底肌肉损伤导致尿失禁,如果生孩子前做了盆底肌肉锻炼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多人因长期在电脑面前工作患颈椎病,但多数人都是在因颈椎病引起头晕、手麻之后才到医院就诊,做牵引,花费大量时间、财力。实际上,只要他们每天在小区健身的单杠上吊半个月,不花一分钱就可以预防和治疗颈椎病。

会上华中科技大学校医院院长孟甫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防、治、康”三结合指导方针,建立“综合医院—康复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的康复医疗三级服务网络建设;通过优化康复医疗资源配置,利用协和医院托管,指导康复学科建设,合理规划学科进行专业人员培养与引进;在社区进行设备配备与选购,助残员及志愿者的培训、指导等工作,使病患及病患家属在家门口得到专业指导。

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构建与管理”,卫生部医政司张睿处长、中国残疾人联系会曹跃进副主任参会并详细介绍了“十二五”国家相关部门康复发展的战略和政策。(黄冬香 沈艳 毛朝琴)

背景资料:

我国现代康复医学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历程,卫生部于1989年决定把康复医疗机构建设纳入医院分级管理轨道,以及1996年卫生部制定《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一系列措施有力推动了我国康复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

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康复医疗工作会”上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要求要紧紧抓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集中精力,凝聚智慧,加快发展,完成好以下几方面任务:

第一,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要明确不同层级康复机构的功能定位和主要任务,科学规划,康复医疗机构分工协作,落实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建立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康复医院建设,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康复医疗服务领域。

第二,规范机构建设和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能力。卫生部已陆续出台了包括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和康复医院在内的机构建设标准、指南,还将印发技术操作规范、质量控制标准等文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康复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文件的要求加强机构建设,确保服务的基础质量,并尽快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第三,加快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着眼学科长远发展。 “十二五”期间,卫生部也将逐步建立康复专业人员培训制度,开展康复治疗师培训工作。各省也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康复治疗师培训计划,依托省内康复医疗机构逐级开展培训,争取到2015年底完成全国所有在岗康复治疗师的培训。

传统康复方法学是以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传统的康复方法,具有能防能治能养的特点,可用之于常人保健、老年养生、也能有效地用于残疾、慢性病、老年病的康复和病后养生。传统康复的其他方法,也多取材于自然、存在于社会之中和人体自身。传统康复方法简便而易行,既适于建立正规的康复机构,也可因地制宜,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现代康复方法在运用医学运动技术和康复工程学的先进技术于康复诊断、功能评定、功能训练、矫形外科和人工装置代替或补偿、适应残疾者功能障碍等方面。

传统康复方法与现代康复方法的结合,是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导向,是现代康复医学的模式。在康复医疗的工作中,只有融合中医康复医学的优点,吸引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发挥传统医学的康复优势,才能提高临床康复的水平,推动我国现代康复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