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在第三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四届海峡心血管病学论坛上,协和医院心内科程翔教授因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上的一项研究,折桂“姜必宁奖-杰出青年心脏论文奖”,成为大陆地区首位该奖项获得者。
据悉,“姜必宁奖-杰出青年心脏论文奖”由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FACC),台湾阳明大学荣誉教授、台北荣民总医院医疗专业顾问姜必宁教授创立的财团法人心脏医学研究发展基金会设立,旨在鼓励青年学者的创新研究工作,促进两岸国人健康。“姜必宁奖”去年首届仅在台湾地区设一个名额,今年在台湾以外(包括内地、香港和澳门地区)又增设了一个名额。奖项评选标准包括:年龄小于40周岁的心内科临床医师;研究发表在高水平的国际知名杂志;研究在国内进行以及对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有突出贡献。
提及他的研究,程翔表示该研究的临床意义在于发现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心肌有害的细胞因子,如果进行干预,减少血液和组织中该细胞因子的浓度,则可能对心肌损伤产生有益作用;IL-17A或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靶点。该原创性研究于今年发表在心血管领域的权威期刊《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JACC,2012年影响因子达14.156)。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冠心病进入再灌注时代碰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再灌注可以产生心肌损伤,从而造成心功能恶化。然而,目前临床上治疗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方法并不多,机制尚不明确。由协和医院心内科廖玉华教授、程翔带领的团队研究发现,主要由γδT细胞分泌的IL-17A加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首次发现IL-17A可以直接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可以刺激心肌细胞分泌趋化因子,让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进入心肌组织。
近年来,协和医院心内科在廖玉华的领导下在科研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续两年获佳绩(2011年11项,2012年7项)。今年,该科室已经发表两篇影响力因子大于10分和六篇影响力因子大于5分的SCI收录论文。(苏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