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我院骨科刘建湘副教授圆满完成援藏任务凯旋。在山南地区的8个月中,刘建湘会诊了几百例病人,做了一百多台手术。他在援藏工作中出色的表现,受到了山南医院和患者的好评,并被当地卫生局评为“2012年度援藏医疗队先进个人”。
2012年4月13日,是刘建湘来到西藏的第3天,在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他还没能克服强烈的高原反应。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值班医生通知他,来了一个腕部屈侧血管,神经及肌腱全部断裂的病人。当地医院对于处理这样的病人经验相对不足。刘建湘二话不说,赶到手术室,经过4个小时的手术,终于成功地将病人的血管神经及肌腱全部吻合,虽然感到特别累,但他觉得能为病人做点事情,感到很高兴。
据了解,在刘建湘到山南之前,很多病人要转到拉萨去,自从他来了之后,没有一个病人因为医疗技术原因转到拉萨。曾经有一个脊柱骨折伴有不全瘫的病人,如果转诊去拉萨,可能在转运过程中病人会加重,甚至出现全瘫。在山南做手术,由于没有透视机,需要冒风险。经过周密地准备,刘建湘坚持为病人做了手术,最终使病人转危为安。手术做完后,病人握着刘医生的手说:“医生,真的是非常谢谢你,没有你及时给他做手术,现在真不知道怎么样啊。”目前,刘建湘已经为多位这样的病人做了手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刘建湘来到山南后,因为他精湛的医术,吸引了许多病人,在早晨交完班后,经常有病人找他看病。有时在休息时,也有病人找他看病。这种情况下,他总是接到电话二话不说就赶到科室处理病人。有一次,一个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小患儿,通过在医院的亲戚找到了刘建湘。这种矫形手术非常复杂,在山南地区从未开展过,在内地也只有综合性大医院才能开展,对于小儿麻醉要求也非常高。当地医院外科主任知道刘建湘可以开展此类手术时,特地从拉萨请来麻醉师,配合刘医生成功的完成了该手术。病人家属说,如果我们去拉萨做手术,花费高不说,护理起来也很为难,现在山南能做这个手术真是太好了。自从该患者治疗之后,又吸引了多位这样的病人来就诊。
援藏以来,刘建湘在山南地区人民医院开展了许多第一例的手术,开创了脊柱骨科,小儿骨科以及复杂创伤治疗的先河。在即将结束援藏的时候,许多病人找到刘建湘要求手术,一连8天,刘建湘天天在手术台上工作。因为过于劳累,有一次,刘建湘在做完手术后出现了严重的缺氧反应导致晕厥,血氧饱和度只有80%,这是一个要昏迷的血氧浓度,幸好是在医院,通过吸氧和应用改善血供等药物进行抢救才转危为安。这也使当地医生和病人深受感动,病人也通过送锦旗,写感谢信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山南地区医院外科主任索朗说:“刘教授来了以后,会诊了几百例病人,做了一百多台手术,其中很多是开创性的工作。他为我们制定和完善了许多操作规程,山南地区人民医院骨科病人的数量明显增加,有时发展到一个星期每天都有骨科手术,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虽说刘老师马上就要结束援藏工作了,可还有很多病人还在等着他做手术。他在这里非常辛苦,但他非常愿意为这些病人服务,这真的是为病人着想,援藏的好医生啊。”
援藏的时间是短暂的,但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才是最重要的,抱着这个理念,在平时的工作中,刘建湘特别注意传帮带,也经常进行大课和小课的讲授。当地医生有什么问题,他总是非常耐心地解答,查房时对每一类的疾病都会做详细的讲解,在手术中更是一边做一边讲以此来增加当地医生的理论和操作能力。在他的帮助下,山南地区人民医院的骨科的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八个月的援藏很快就要结束了,回望过去的八个月时间,刘建湘显得有点依依不舍,他说:“八个月的时间很长,也很短,我在这里真实地感受到了西藏人民的热情和淳朴。来到这里,我最高兴的是两件事,一是我为高原的病人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一点事情;二是我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了当地的医生,现在他们能做很多手术了,我非常高兴。” (冯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