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心外护理:爱的路上,“心”的希望
2013-03-26 阅读量:
分享:

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心血管外科疾病医疗、教学、科研专业机构之一。历经四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心血管疾病外科诊疗中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领先行列。心血管外科服务优良,是闻名全国的精神文明单位,多次荣获 “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湖北省大爱医心先进集体”、“最具爱心机关事业单位”等光荣称号。

占心血管外科职工总数65%的护理人员是非常具有爱心、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是最具奉献精神的一个团队。在医生们用精湛的技术驱除病人肉体痛苦的同时,李燕君科护士长,徐芬、王慧华及曾珠等三位护士长带领全体护理人员,默默地用爱心、智慧和汗水为一批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为还患者一颗健康的心提供保障。

一、职业之爱

这里,每一种尖端医疗技术的开展,背后都有高水平护理技术的全力支持。这里,护士们顾得了“大家”却顾不了“小家”,忙碌身影的背后有着连续11年99.7%的患者满意率。这里,她们无怨无悔的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青春。这里,每一位患者都会用内心最真挚的言语来表达对天使们的感激之情。

心血管外科疑难危重病种多,护理对象年龄跨度大,有刚出生几小时的新生儿,也有80多岁的老年人,病情复杂且瞬息万变,要求全体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项基础及专科操作技术,如颈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PICC穿刺置管技术、动脉血气分析、CRRT、IABP、ECMO、小儿腹膜透析、呼吸机、ACT检测及PICCO、PCWP等尖端监测技术,这无疑对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为迅速提升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科室分层级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危重病人查房及专科业务学习等活动;许多年轻护士白班忙碌了一天,晚上却依然“赖”在病房,只为等待那例全国年龄最小的心脏外露回纳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手术患儿的归来,因为她们还没有护理过这类患儿;心脏手术后患儿抽血稍有不慎容易导致呼吸困难、紫绀,甚至心脏骤停,因此成为年轻护士们最害怕面对的难题,而她们却能迎难而上,不惜将自己夜班仅有的四个小时的睡眠缩短成两小时,争取更多的晨间抽血机会,苦练如何更快更准地穿刺成功,从而减少病人的痛苦。

心血管外科长期以高新尖而被喻为重症医学圣殿的明珠。近年开展的手术中60%以上都是危重患者,术后恢复期长,护理工作量大。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护理任务,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她们常常加班加点,但她们不计酬劳,不辞辛苦,多年来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在白衣天使眼里,患者的生命重于泰山,只要有1%的希望,都会付出100%的努力。正因为如此,医生对护士充满了信任;正因为如此,心血管外科的复杂、危重症手术、心脏移植得以常规化开展; 正因为如此,心血管外科的主任董念国教授发自内心的感慨:“因为有你们,我们在手术台上才安心、才踏实!”

在2012年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创新技能决赛中,心外科护师王晶代表武汉协和医院参赛并获得全国儿科护理组第六名的好成绩。她将平时的工作状态带到了赛场,评委们对她的人文关怀和沟通给予了高度赞赏,评价她把优质护理服务带到了赛场,经她护理的病人切实感受到了天使的关爱!

二、患者之爱

生性善良的他们对广大患者有着一份厚重而深沉的爱。从成为这个传承爱与责任的护理团队成员的第一天起,他们就被身边的护士长、教授们的敬业与奉献精神所深深感染着。在心血管外科,他们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张张稚嫩的脸,因为一颗“破碎的心”显得是那么的无助和脆弱。随着全院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他们对患者爱与责任的理解就更为深刻了,“虽然我们无法象医生那样用手术刀让患儿起死回生,但我们却能用爱去温暖他们暗淡的日子,激活他们对生命的向往”。他们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爱去点燃他们“心”的希望。

只要看到孩子,就能唤起心外科护士身上与生俱来的关爱。宜昌福利院里有一个漂亮的小孩叫小梦,她没有亲人,由福利院请的爱心奶奶抚养。对这样一个孤儿,护士们心里特别怜惜,也就更多了一份关爱。除了负责小梦的日常治疗护理工作外,他们更承担起了一个“临时妈妈”的责任。孩子的奶粉完了,他们会把自家孩子的奶粉拿来,中午或晚上,孩子哭泣时,她们会心疼地抱起孩子给她唱“睡眠曲”,哄着她睡觉。每当护士抱着孩子唱睡眠曲时,孩子脸上就会露出甜美的微笑,旁边家属们都惊奇地说:“这孩子和你们好像特别有缘,是不是把你们当成她的亲妈妈了。”春节来临时,护士们给小梦买了新衣服、奶粉,把她打扮得和别的孩子一样漂亮 。心外科收治过许多像这样的孤儿及弃婴,护士们都将他们当自己孩子一样疼爱。

根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湖北省卫生厅关于免费救治西藏山南地区先心病儿童的工作正式启动。2012年10月,6名来自西藏山南地区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心血管外科免费接受手术。在心外科科护士长李燕君及徐芬护士长、王慧华护士长的带领下,全体护理人员非常热情的迎接这些远道而来的特殊患儿,由于语言不通,他们更多的是表情、肢体的交流,每天除了做治疗护理以外,护士们还为他们准备早中晚餐,孩子们不愿打针,他们便从家里拿来自己孩子心爱的玩具逗小朋友。正是由于爱心护理小组的护士们每天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些来自西藏的孩子们都管她们叫:“妈妈!”这是这些西藏小朋友们唯一会说的汉语,像这样充满着爱心的护士还有许多,怀着对患者的关爱做好平凡的小事是她们对自己工作的要求。

2012年,护师张洁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赢得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很多患者出院后仍纷纷致电表达感激之情,目前张洁代表协和医院护理人员,成为江城“最美护士”的候选人。

三、社会之爱

如果说他们对专业,对病人的爱是职业使然的话,那么他们对社会的爱便是作为一名新时代热血青年对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他们热心公益事业,总是积极地参与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护士谭璇主动请缨,作为全省青年自愿者前往汶川参加救援,表现突出。其他护理同仁虽不能亲赴灾区,但却把自己当月工资的大部分捐给了灾区,并主动献血,为需要帮助的灾区人民尽一己之力。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护师苗琳参加湖北省医疗队奔赴河南与当地医务工作者一起共同抗击危害儿童的手足口病。每年都多次组织义务献血、义诊、科普宣传、募捐等公益活动,并开展多项便民措施,如便民电话、便民医药、网上咨询热线等,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病友及各界社会人士的高度赞扬。

为了使更多的贫困患者看得起病,科护士长李燕君主动担当起患者和慈善组织之间的桥梁,不厌其烦地向贫困患者讲解申请救助的程序和步骤。对于那些文化层次较低的贫苦老百姓,她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讲解甚至是代办手续,下班后,我们总能看到她在为慈善事业、为贫困患者忙碌的身影。2012年,她被湖北省慈善总会授予“优秀自愿者”光荣称号。

正是心血管外科这样一群护理人员,他们用爱心和真诚治愈了一个个患者身体、心灵的创伤,他们的服务镶嵌着爱的印记和诚信的光芒,孵化出一颗颗“温暖而健全的心”回归社会。他们的工作集艰辛、劳累和繁琐于一身,虽是绿叶,却从不吝啬吐露芬芳。他们用可人的微笑,给患儿带去母亲般的关切;她们用细碎的脚步,送走黑暗又迎来曙光,她们在爱的路上结伴同行,相约一起点燃更多“心”的希望!(护理部)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