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清早,整晚都未停歇的中雨终于离开了群山环绕的雅安城,协和医疗专家组的队员早早起床集合,看上去个个精神饱满,似乎丝毫没有受到余震的干扰。今天是来到雅安的第二天,按照国家卫计委和当地卫生部门的统一部署,大家马上就要投入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去,所以每位队员都倍感兴奋和自豪。雅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科长和护理部主任亲自带领大家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由于地震后一直坚守在第一线,过度劳累让他们的眼里布满血丝。一路上,他们向大家讲述了地震发生时的心路历程,虽然家人在这时同样需要他们,但两位女医务工作者从死亡的恐惧中挣脱出来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伤员和医院在召唤他们。和当地医务人员的交流更加增强了专家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到第二人民医院,专家们便马上奔赴各自的对口科室,开始进行临床医疗和护理的指导工作。
协和医院专家组组长、感染科童巧霞教授首先对感染病区患者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带领当地医生进行第一次医疗查房。住院患者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灾区,多以急性胃肠炎为主,主要原因是当地饮食不规律,卫生条件有限,睡眠质量差,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童教授耐心地询问患者病情,指导当地医生进行规范化诊治,并协助做好预防防疫措施。另外还有一部分灾民患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中有些患者还伴随其它疾病如地震中较轻创伤,童教授指出一定要及时控制感染,以免造成严重并发症。值得提出的是,感染病房有一例艾滋病患者,童教授特别强调了抢救和消毒隔离措施。在下午进行专家门诊中,她更是针对每一位患者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并给出了相应的诊治方案。
急诊外科陈庆永副教授长期战斗在临床一线,具有丰富外科急诊处置经验。他今天上午接替了前期抗震救援的北医三院急诊工作,与急诊科吴鹏主任一起接诊急诊病人。外科急诊患者多是灾后重建中意外受伤,和一些常规急诊病人。在对患者就行及时处理、指导当地急诊科医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空余时间,他还传授了呼吸机的使用经验,并应急诊科吴鹏主任的要求,近日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急腹症和初级创伤救治(PTC)知识讲座,以期提高雅安市二医院医疗急救能力。
无论是灾害现场的初级创伤救治,还是灾区伤员的外科手术治疗,都离不开麻醉医生的紧急参入和大力配合。杨东医生作为协和抗争救灾专家组的重要一员,在29日下午与北医三院麻醉科进行仔细交接的基础上,一早便来到雅安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开展工作。他首先向麻醉科汤云虹主任了解了这次受灾人员救治的基本情况,由于二医院跟地震重灾区相距较近,直线距离只有三公里,而且交通比较方便,所以他们第一时间接受了很多地震伤员。他们暂停了所有的平诊手术,全力抢救地震伤员。危重病人马上转运到成都上级医院,其余的伤员在国家卫计委北京第一批医疗队的帮助下在二院也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很多医务人员地震后就住在医院里,数天没有回家。汤主任有些动情的说,自己觉得最愧对的是妻子和孩子,因为在家人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不能陪在身边,让听者无不为之动容。为了给后期的临床麻醉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杨东接下来认真查看了麻醉科手术室的人员、设备和药品储备情况,他带去了便携式可视喉镜和呼吸末二氧化碳检测仪,并代表协和医院麻醉科赠送了一些特殊麻醉药品和耗材,为特殊患者的麻醉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此次,杨东医生还特意捎去湖北特产食品礼盒,对麻醉科手术室医务人员的辛勤劳动表示慰问。上午杨东医生参与和指导了一台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实施和管理,母女平安,给手术室平添了不少欢声笑语。下午五点多临近夜班接班时,手术室来了一位急腹症患者,患者为78岁女性,肥胖,有高血压和严重的慢阻肺病史,入手术室时SPO2仅有90%。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杨东医生一直守到晚上8点手术结束,患者平稳返回病房,才一个人返回专家组的住所。
乐革芬护士长是专家组中唯一的一位护理战线尖兵,在雅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伍主任的安排下,她来到外科病房,逐一查看地震伤员的护理情况。这里的伤员主要是骨科病人,最大的病人80多岁,最小的只有6、7岁,重症病人被转诊到成都,留下的病人多就地进行了手术治疗, 现在患者情绪基本比较稳定。查房时,乐护士长还和护士们一起指导病人进行术后的功能锻炼。下午脑外科收治了2个外伤病人,一个是地震当天受伤今天才来就诊的脑挫伤病人,一个是今天刚受伤的复合外伤病人,乐护士长和同济医院的舒凯教授一同对病人进行了及时的处置。
儿科的李欣医生是专家组最年轻的成员,早上八点来到雅安第二医院儿科,便带领当地医生进行第一次查房,并对儿科病区的整体情况进行摸底。现在大多来自灾区的患儿,以支气管炎、喘憋性肺炎,小儿腹泻为主。在对当地医生的诊治给予相应指导的同时,她还与患儿家属进行了沟通,并从中了解到现在重灾区仍有一部分患儿无法走出灾区,病情未得到控制。专家组准备明天抽时间到重灾区进行义诊和送医送药活动,争取最大程度帮助灾区人民早日恢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