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平静的勇敢--四川雅安见闻记
2013-05-11 阅读量:
分享:

四川雅安地震,我作为国家卫计委湖北省卫生厅派出的医疗专家小组成员,到灾区协助当地进行医疗救治指导工作。

我们抵达灾区后,很快投入了工作。在当地卫生局领导的安排下,我们拟到芦山、上里、中里几个重灾区进行送医送药、义诊等工作,在未去之前, 我们想象过种种凄惨的场景:倒塌的房屋、无助的人们、期盼的眼神、孩子们的哭声等等。。。

在去芦山的山路上,也给我们想象的画面增加了注脚,由于地震使得路边的一些房屋倒塌或墙壁断裂成为危房,路边可见一排一排的帐篷,大家都沉默不语,心情如窗外的景象般沉重。

到了芦山,这里是重灾区,是震源之地,房子确实损坏了不少,医院里伤员不少,由于医院住院大楼已不能使用,门诊大厅里坐满了输液的病人,以孩子居多,医院的楼间空地处撘满了帐篷,里面有一些需要继续治疗的患者,我们为他们做了检查发放了药物,灾民们很感谢我们,有人把政府发给他们的营养品如袋装蜂蜜塞给我们,弄得我们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他们受了灾,我们为他们服务,是天经地义的,是无需要他们感谢的。

中午时分,我们决定到灾民的住所看看还能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沿路看到写着各种标语的商铺营业着,给我们印象较深的是写在门板上的两排字“我们也有手和脚,自力更生建家园”以及残壁上的四个大字“生产自救”等等。

来到了集中安置灾民的帐篷住所,我们首先看到了几个老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内容是四川电视台芦山地震的专题节目,他们平静地看着电视,偶尔也交流着什么。这里的电是企业赞助的小型发电机和太阳能供给。水用的是井水。

像中国很多农村一样,青年人和中年人并不多,他们外出打工了,把老人和孩子们留在家里。孩子们和天空上的鸟儿一样不识愁滋味,在帐篷里外玩耍着。

走着走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四川特有的熏肉的气味,顺着这诱人的香味我们看到了在石阶上放着满满的一簸箕的刚刚蒸熟的熏制五花肉,帐篷里还挂着从倒塌的房屋中抢出来的熏肠。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第二天,德国人开始重建,在废墟中,出现了卖鲜花的姑娘,买的人不少。占领军美国人由此断言,德国肯定会重新站起来,因为这个民族在这样的情景之下,仍然追求美。

在帐篷里,我看到了芦山不会倒,雅安会重新站起来,因为这里的人民,非常平静,平静地勇敢。中国古人说,真正的勇士,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 心不跳。芦山人民不就是这样吗?山崩地裂了,他们改了色吗?!

中国人民就像芦山人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苦难,中国人平静地承受了,重新站立了起来,而且会越站越直(童巧霞)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