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3日至14日,由《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和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共同主办、协和医院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放射青年医师学术论坛在武汉东方建国大酒店圆满召开。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张玉教授、《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高宏主任、湖北省卫生厅张晋副厅长等出席了简短的开幕式并致辞。
为期二天的会议,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附属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数十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做关于影像对肿瘤诊断、治疗的作用最新前沿研究报告。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冯晓源教授指出,提出全球的癌症发生率正在不断提高,我国目前肿瘤的发生率为285.91/10万,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的几率为13%,因此癌症已经成为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威胁。
影像学在肿瘤的早期诊断、预测诊断等方面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治疗技术及理念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微创技术的进步,使影像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也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不论是肿瘤的手术切除、放射治疗还是化学治疗过程中,影像技术都如指路灯塔般指引着靶器官乃至靶细胞的位置。在确定手术范围、制定手术方案及评估手术效果方面,还是在肿瘤内部成分的确定,正常组织的保护及放射治疗后的评估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圣彼得堡放射学会荣誉会员”、中国附属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学科带头人郭启勇教授指出:新医改正在逐步推行医药分离,医疗资源的横向及纵向整合,医保付费方式逐渐改善,作为对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信息的影像学科与影像技术已经由既往的“辅助检查手段”转变为现代医学中重要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同时由于介入医学的兴起,医学影像学更是成为外科手术、内科化学药物治疗并列的现代医学第三大治疗手段。
郭教授还指出:医学影像在医院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医学影像设备日渐成为医院形象与实力的象征。新的成像设备、成像方法促进了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发展与提高,这些都形成了医院对医学影像学的巨大需求。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各种资源整合脚步逐渐加快,影像学的整合将势在必行,大型设备的应用将日益普及,影像学在疾病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也将进一步延伸,甚至相互渗透与发展。
会议上,来自各省的放射学术骨干还参加了包括专题讲座、博士论坛、中英文论文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我院钱坤博士在博士论坛获一等奖、龙茜获英文演讲比赛二等奖,夏向文、林雪在中文演讲比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文王成 图赵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