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3月24日下午,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医学部唐朝枢教授和齐永芬教授应我院心内科邀请在教学楼四大教室分别发表了题为《如何进行生物医学科学实验研究》和《Intermedin/adrenomedullin2的心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精彩演讲。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心内科主任廖玉华教授主持会议。
齐永芬教授结合其研究团队的工作,详细介绍了Intermedin/adrenomedullin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性心肌肥厚等方面的保护作用及具体机制的探索,指出Intermedin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发挥保护作用,进一步证实了神经激素和生物活性分子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随后,973首席科学家唐朝枢教授以亲切生动的语言结合科学故事针对科研思维的培养、科研项目的选题、科研素养的训练、文献的阅读管理、课题设计、综述论文的写作等生物医学科学研究向广大研究生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心得。最后,两位教授还同现场听众展开了面对面的交流,气氛热烈轻松。与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此外,会上心内科还对2013年度临床和科研工作表现优秀的十余名研究生进行了隆重表彰。心内科程翔、卢永昕、汪朝晖、李景东、周子华、杜以梅等教授及150余名研究生、心血管专科医师参加了会议。(心内科 苏冠华)
背景介绍:
唐朝枢,教授,博士生导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心血管生理及病理机制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现任国家“973”项目咨询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咨询专家和终审专家。《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人体生理学分卷》和《生理科学进展》主编,《生理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国际病理科学和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等杂志编委。主持和承担过国家“973”项目、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等多项基金。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总引用3838次。H-index: 29。
齐永芬,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活性多肽研究组PI。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亚太生理学会青年研究者奖励获得者。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发病和防治的基础研究以及心血管活性多肽生理和病理生理意义的研究以及血管钙化发病机制研究。主持NSFC重点项目等多项基金。目前担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疾病分会基础研究组学组成员、中国生理学会应激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老年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基础学组副组长和《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人体生理学分卷》编委。发表SCI论文 91 篇,总引用1194 次。H-index: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