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
2014-05-30 阅读量:
分享:

2014年5月24日至25日,由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与协和医院联合主办的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代谢与心血管疾病在武汉隆重召开。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控制局副局长雷正龙、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张晋、湖北省预防医学会秘书长高忠明、副秘书长杨连第、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勇、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湖北省各地委员会候选人出席了会议。

成立大会由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杨连第主持。协和医院副院长黄恺教授代表发起人介绍了专业委员会的筹备经过,强调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该专业委员会成立的必要性,以及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控制工作来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紧迫性。随后,按照《湖北省预防医学会章程》要求的选举程序,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专业委员会委员57人。会议选举协和医院黄恺教授为主任委员,选举协和医院陈璐璐教授、同济医院唐家荣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夏豪教授、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庆军主任医师为副主任委员。

当选主任委员黄恺教授表示,将在全省组建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网络,收集流行病学资料,指导后续工作;每年举办学习班或高峰论坛,了解最前沿的防治知识;加强与其他省市及国内外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的联络;借助媒体力量进行科普宣传。

雷正龙副局长到场祝贺并发表讲话,他分析了国家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及防控现状,再次强调成立本专业委员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张晋副主任则表达对专业委员会在湖北省心血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期望。杨勇副校长以及张玉书记分别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及协和医院祝贺专业委员会成立,并对到场的各位国内外专家、教授表示欢迎。

成立大会后,来自北京、天津、重庆、广东、湖南、湖北、山东、四川、黑龙江等国内十余省市以及美国的20余位专家学者,与200余名心血管专科医生、护士和研究生围绕“代谢与心血管疾病”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翁建平教授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临床医生如何开展临床研究,倡议国内医生齐心合力,团结一致,开展大型临床研究,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赵家军教授综述了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系统疾病与脂代谢的相关性,提倡整体观念看待疾病的内在联系。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周智广教授强调糖尿病患者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关联。第三军医大学祝之明教授提出了代谢性高血压的理念。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强调H型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游苏宁主任结合生动形象的例子,深入浅出地提出要辩证地看待临床统计数据。此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水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曾秋棠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夏豪教授等专家学者就临床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报告。

基础研究方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志仁教授分享了其关于ENac调控细胞膜脂质的研究。中南大学陈丰原教授介绍了糖尿病血管新生过程中miRNA参与的调节作用。天津医科大学朱毅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了脂质代谢组学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汪南平教授结合自己的工作综述了转录因子PPARγ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等等。此次会议,荟萃了国内多位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的学者,组织有序、内容丰富、互动热烈,达到了促进了学科间互相交流,是今后开展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的良好开端。(心内科杨柳)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