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0月10至12日,2014中华医学会实验外科与转化医学学术会议暨湖北省腹腔镜外科年在汉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实验外科与转化医学学组及湖北省医学会腹腔镜外科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武汉协和医院承办。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实验外科与转化医学学组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腹腔镜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协和医院院长王国斌教授作为大会主席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中华医学会实验外科与转化医学学术会议,旨在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快速临床转化并用于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在实验室与临床之间建立一个双向转化通道,从而推动基础研究成果的快速临床转化和反馈。同时,作为一种新理念,转化医学倡导学科间交叉整合、学组间交流协作,并引领更多医学研究聚焦临床疾病防治,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湖北省腹腔镜外科专业委员会议每年举办一次,重点研讨腹腔镜外科、普外科领域临床和基础的最新研究成果,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业务,内容涉及普外科、腹腔镜外科的各个分支,既有临床技术的新发展,又有基础研究的新成果。
据悉,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邹伟平教授,德国海德堡大学的Charmulitrat Walee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陈丰原教授等该领域的世界顶级专家,如四川华西医院周总光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徐迎新教授等等,国内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国内外微创外科及转化医学领域的顶尖专家,相聚江城武汉,交流微创手术经验,借助转化医学平台,分析大规模临床研究的成果,探索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的光明前景,指引临床诊治及研究的方向。为期3天的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代表,共800余人参会。与往届会议不同的是,本次大会进一步强调了肿瘤外科治疗的“微创化”、“规范化”及“多学科化”。既有目前国际最新技术及设备应用演示如3D腹腔镜手术,胃肠道肿瘤的内镜治疗;也有消化道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MDT),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技术规范的研讨;更有转化医学论坛,从肿瘤的炎症,免疫,分子靶向治疗等多角度阐述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大会的内容精彩纷呈。协和医院王国斌教授首先探讨了腹腔镜胃癌的手术规范化RCT研究,面对当代胃癌外科治疗趋于微创化的发展模式,结合近年来协和医院胃肠外科在腹腔镜胃癌手术规范化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及遇到的难题,提出了将胃癌微创手术原则的具体化,根据术前的精准分期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从而使患者获得最佳受益。随后,来自北京友谊医院的张忠涛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兰平教授及协和医院陶凯雄教授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要点及难点进行了精彩的演讲。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邹伟平教授,德国海德堡大学的Charmulitrat Walee教授及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陈丰原教授在随后的报告中,就肿瘤免疫及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了阐述,与参会者分享了他们今年来在相关领域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进一步为转化医学的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协和医院舒晓刚教授在大会上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将近年来热门3D打印技术运用于胃癌模型的建立的科研成果,诠释了转化医学中多学科交叉的巨大潜力。会议第二天开展了青年医师微创胃肠手术展播与点评,协和医院胃肠外科陶凯雄教授主持了会议。在此期间,来自湖北多所医院的微创外科青年医师向参会者展示了各自精彩的手术视频,同时省内外胃肠微创领域的著名专家对手术进行了精彩点评。值得注意的是,3D腹腔镜技术也引入了本次手术视频展播。
无论是学术报告还是手术实践,大会为同行专家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参会代表表示,从本次年会可充分预见实验外科与转化医学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后也将现代腹腔镜外科新技术、新思维和新理念应用于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文/胃肠外科 王继亮 李钢 图/赵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