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湖北省首例胸腔镜下食管闭锁手术于我院顺利实施
2014-12-25 阅读量:
分享:

2014年12月17日上午,湖北省首例胸腔镜下食管闭锁手术在我院小儿外科顺利实施。目前,这个名唤“千寻”的宝宝恢复良好,已能饮水。

12月8日,小千寻在大冶的一家医院经剖腹产顺利出生。当这家人还沉浸在喜悦中,宝宝的突发状况却让他们措手不及。次日上午,婆婆在照料孙女时,发现小千寻的嘴角边有很多白色泡沫,当时并未注意,直到中午,千寻突然剧烈呛咳,脸色发青,呼吸困难。家人立即将其送往当地医院,经检查初步诊断为“先天性食管闭锁”。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千寻辗转来到武汉协和医院小儿外科求治。入院完善检查后发现,千寻的食管不通,长成了两截,上半截是“死胡同”,下半截则与气管相连——Ⅲ型食管闭锁。千寻很快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病情危重。要救千寻,需尽快手术。

12月16日晚,我院小儿外科在汤绍涛教授主持下,召集毛永忠、阳历等多名专家召开了病情讨论会。千寻虽然合并有先心病(室缺),但患儿为足月儿,一般情况稳定,轻度肺部感染。与麻醉科医生商量和沟通后决定实行胸腔镜食道重建手术。12月17日上午,经过术前重症监护室妥善准备,由小儿外科汤绍涛主任主刀,毛永忠、阳历医生协助。麻醉科武庆平副主任亲自指导,周全军、董嗣炜等小儿麻醉医师实行麻醉。手术借助胸腔镜,全程通过放大的显示器进行观察操作,顺利分离食管、结扎食管气管瘘以及完成食管的吻合。术程顺利,几乎没有出血,历时 3小时。术后5天,小千寻已能饮水,恢复良好。

据协和医院小儿外科主任汤绍涛介绍,先天性食管闭锁属严重畸形,常常合并心脏、神经系统等合并畸形。即使开放手术难度也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胸腔镜手术虽然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但在新生儿、食管闭锁患儿开展需要娴熟的腔镜技巧和高超的麻醉技术。

据悉,目前胸腔镜食道闭锁手术仅在北京、上海、江西等少数儿童中心开展,由于术中术后并发症多并且需要外科医生和麻醉师高超操作技巧和配合,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协和医院小儿外科自1999年开展小儿腔镜手术以来,开展了近20000例腔镜手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例胸腔镜食道闭锁手术是湖北省首例手术,也标志着协和医院小儿外科的微创手术覆盖了所有病种,与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同步。(小儿外科 阳历)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