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问,为什么交接班记录本至11月24日以后就没有记录?”“为什么手术安全核查未冠签?”“为何术后两天才开始写手术记录?”“您觉得科室目前的病种结构是否合理?”“科室中青年人才断档,您以为是什么原因?”一个个尖锐的问题陆续被主持人抛出,被问及的科主任无不神情凝重,台上台下一时鸦雀无声。
这是1月8日举行第四场“直面问政”中的一幕,前三场分别就文化与环境、医疗质量与安全、窗口与服务为主题问责了相关职能部门。此次问政,对象从职能部门负责人转向临床科主任,将焦点聚集在临床科室管理。
当天,共有胃肠外科、泌尿外科、胰腺外科、骨外科、呼吸内科、肾病内科、皮肤科、急诊科、大外科9名新上任的科主任及医办、门办、人事处、科研处4名职能部门负责人接受了问政。组织部部长汪宏波和党委办公室主任袁柏春担当了此次活动的主持人。
问政分四个板块,包括医疗质量、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德医风与廉政建设。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如何?科室人才梯队状况是否合理?学科发展瓶颈何在?“一岗双责”是否执行到位?这都是当天关注的焦点。通过展示前期明察暗访所搜集的大量图像、录音,并经由详实的数据分析,科室发展的症结得到层层剥笋般剖析。问政过程中,主持人犀利的连环追问也是一大看点。面对主持人不留情面的质询,现场的主任们无不倍感压力。他们纷纷表下决心,承诺迅速整改落实。就曝光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也接受了询问。
我院副院长姚尚龙对医疗质量篇作了犀利点评,指出临床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关键在科主任的重视程度,关键在科主任的责任意识。一针见血的中肯评语,迎得了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现场观众纷纷通过短信、微信、纸条等,就问政曝光的问题向科主任和相关职能部门发问,观众提问踊跃,现场气氛热烈。活动主办方会后将对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分门别类,反馈至各责任部门,要求限期回复。
院党委书记张玉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加强科室管理,提升医院实力,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更好的为病人服务。因此,做怎样的医生,行如何的医疗,就应该是全体医务人员必须时刻思考的问题。他向全体周会人员推荐了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的《做与文化相适应的医生》一文,以人文医学的道与智慧,向全体周会人员提出期盼。同时,他指出,问政只是一种形式,目的在于深挖管理潜力,进一步强化科主任的责任意识。问政曝光的问题多半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所有科主任都应该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进一步加强科室管理,出台解决措施。
据悉,临床医技科室是医院实施专科医疗技术活动的基本单元,是直面病人需求的一线组织。如果把医院比作一张网,全院50个科室就是这张网上的关键节点,节点牢靠,医院大局才能稳定;节点松动,全院工作都要受到影响。医院的政策、方针,目标只有通过科室才能得到贯彻执行。因此,科室管理的好坏决定了医院发展的上限。问诊科室发展,搭脉管理难题,也就成了应有之义。科主任作为临床科室负责人,就是医院发展“一线总指挥”。科主任管理能力强不强、工作作风正不正、责任意识浓不浓、规划前瞻远不远,是决定一个科室做大做强的关键,自然也就必须经历层层“大考”。
此次问政的举行,彰显了协和人在新年伊始未雨绸缪、探讨医院未来发展的前瞻意识,更体现了2015年管理重心下移、压力传递的新常态。(李奕 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