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北京阜外医院惠汝太教授应邀赴我院交流
2015-02-12 阅读量:
分享:

2015年2月9日上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脏中心、心血管国家重点实验室惠汝太教授应我院心内科邀请在内科一号楼10楼会议室发表题为《全基因组研究是希望还是炒作:我的科研生涯的经验与教训》的主题演讲。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心内科主任廖玉华教授主持会议。

惠汝太教授首先从其个人的求学生涯讲起,他回顾了在国内以及加拿大求学期间所得到的名师大家的指导帮助,历述了其求学科研生涯中的种种艰辛、得失成败等难忘经历和经验教训,并勉励莘莘学子要怀揣理想,坚持信念,明确奋斗目标为之不懈努力,不能为蝇头小利所诱惑而迷失方向。随后,惠教授围绕其高血压遗传学研究方向,辩证地分析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是希望还是炒作”的这一热门命题,他认为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值得商榷和改进的方面:1、要排除高血压的定义问题带来的干扰,需要设置更好更单纯的对照组;2、需要区分对待患者所处的疾病不同发展阶段,需加强表型学研究;3、要关注基因型和表型中间阶段和领域的机理研究;4、要解决GWAS理论假设错误问题,将进化论联合近因理论来分析命题;5、基因的相互作用在高血压遗传因素中的地位有待明确;6、高血压的遗传度所占比重需进一步评估。惠教授还结合其研究工作生动汇报了当前高血压遗传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获得现场的阵阵掌声。整个会议讨论热烈,气氛轻松活跃,多名教授及研究生积极提问、参与了交流互动。

最后廖玉华教授总结发言,他指出中国是个高血压大国,高血压在我国存在“三高三低”的特点: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高血压的防控对整个社会和个人家庭都至关重要。他表示惠汝太教授的讲座不仅通过其求学科研经历给莘莘学子如何做人做学问以很好的教导和指引,更加深了大家对高血压发病中相关遗传因素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心内科程翔教授、周子华教授、杜以梅教授以及60余名研究生、心血管专科医师参加了会议。(心内科 苏冠华 余娴 杨勇)

附,讲者简历:

惠汝太,加拿大临床科学博士,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与基因组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科教授,国家心脏中心,心血管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分子心脏病学-高血压遗传与表观遗传,心肌病遗传。16年来获得国家科研经费4700万余元,包括国家863,973(分题)项目,十二五项目,中央社会公益项基金,国家国际合作基金;获得国际与社会捐助40万美元,人民币2000万元(基金与实物)。发表论文299篇,其中SCI论文233篇,PubMed检索中文66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研究论文99篇,包括在心血管与遗传专业主流杂志:Circulation,J Am Coll Cardiol,J Am Hum Genet, Circulation Research,Hypertension,Stroke,ATVB, Hum Mol Genet,Clin Pharm Ther,Cell Death Differ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7项,培养博士与硕士研究生73名。社会兼职包括《中国分子心脏病杂志 》主编, 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 理事(2007-2014), 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分会主席(2007-2013),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分会:中国转化医学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科技部中-德分子医学研究室 主任,科技部/国家外专局国际合作基地 主任,教育部基因与临床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2008)。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