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四月春暖乍还寒。4月3日,武汉协和医院专家团再度出发,冒雨北上,跨越省界,来到豫鄂皖交界的河南光山县人民医院,为这里的群众开诊送医。
医疗队阵容庞大,专家汇集。副院长安锐教授带队,对外联络部精心策划组织,呼吸内科的陶晓南教授、骨科刘国辉教授、神经内科李红戈主任医师、感染性疾病科童巧霞主任医师、消化内科杨玲教授、心内科周子华教授、儿科张志泉副主任医师、肾内科罗长青副主任医师、胃肠外科帅晓明副教授、耳鼻喉科陈沛副教授、肿瘤科薛军副主任医师、急诊科樊红副教授、骨科郜勇副主任医师等近20名专家加入。
光山北面淮河,南依大别山,是河南省信阳市辖内的县城。光山县人民医院是该县的医疗技术中心和急救中心,开设床位800张,承担了全县65%以上的医疗救治和80%的急救任务。但囿于地域、规模和人才瓶颈,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
简短的活动启动仪式上,安锐副院长和当地政府官员分别致辞,并为光山县人民医院挂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技术协作医院”揭牌。
讲座授课环节安排紧凑实用。外联部丁洪琼副部长首先介绍了协和医院的整体概况。刘国辉教授重点讲述了协和骨科医院的强大实力。帅晓明副教授的课件高大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樊红副教授和周子华教授针对农村地区较为常见的急性中毒和心肌梗死展开传授和讨论。外联部部长、骨科郜勇副主任医师则介绍了脊柱微创治疗的历史和最新进展。会场座无虚席,该院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医护人员专注听课,不时记录。
在义诊活动中,各专科教授与光山县人民医院的对口科室医生结对子出诊。他们仔细接待每一位患者,详问病情,耐心诊断。陶晓南教授遇到了多个老慢支病例。陶教授特意交代59岁患者邓从华,提醒他戒烟戒酒,保暖防寒。张志泉副主任医师在接诊中发现,农村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是一个普遍现象。6岁4个月的张小华只有1.15米,不及同龄儿童。张志泉建议其父母给孩子做骨龄测试后再观察半年,如还是迟缓,则需药物治疗。
整个义诊活动持续了3个多小时,患者络绎不绝。跟随杨玲教授接诊的该院内二科张医生感慨地说,协和专家思维敏锐,逻辑严谨,知识储备丰富,令他受益良多。
据安锐副院长介绍,此次送医标志着协和医院与光山县的医疗医疗技术协作正式拉开帷幕。下一步,双方将在临床医疗、科学研究、人员进修、教学培训、医院管理、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协和医院将依托综合性大医院的资源优势,积极帮扶县级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涂晓晨 杨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