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第五届全国骨科修复、重建、再生与康复学术研讨会在汉召开
2015-06-16 阅读量:
分享:

会议现场

揭牌仪式

2015年6月5日至7日,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骨组织库分会主办,协和骨科医院、协和骨科医院骨疾病研究所承办的,第五届全国骨科修复、重建、再生与康复学术研讨会暨中德脊柱、创伤疾病论坛在武汉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会前,中国工程院、中国医药生物协会骨组织库分会主任委员卢世璧院士,主持并召开了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骨组织库分会第三节委员会换届选举,我院杨述华教授当选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骨组织库分会第三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届论坛由协和医院骨科医院骨疾病研究所所长杨述华教授主持,卢世璧院士发表致辞。卢院士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同时分析了我国骨组织库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强调了骨组织库的发展对骨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协和医院王国斌院长作为东道主对与会的各位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协和医院骨科医院邵增务主任致欢迎词。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克戎、钟世镇、王正国、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张英泽教授及其他多省骨科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此次会议因有中国骨科界4位院士(共5位)的参与而更加精彩纷呈,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四川、江苏、重庆、上海、山东、黑龙江、河南、河北、广西、广东、陕西、湖南、湖北、重庆等20余省市以及德国的50多位专家学者相约江城,聚焦学术前沿,分享科研心得。此次会议涵盖了骨科的基础、临床、流行病学以及预防与控制等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展示了国内外骨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工程院卢世璧院士提纲挈领的分析了骨科基础,尤其是再生医学与骨科疾病的密切联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戴克戎院士介绍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富集与骨疾病关系的最新进展;第三军医大学王正国院士介绍了国内外创伤研究的最新进展;南方医科大学钟世镇院士介绍了我国数字骨科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张英泽院长,绘声绘色的向各位参会者讲解了“成功的秘诀”,协和骨科医院杨述华教授重点介绍了对于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武汉经验”。此外,四川华西医院裴福兴教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李子荣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义生教授以及天津医院胡永成教授等其他专家学者都带来了自己的专项议题并进行深入阐述和讨论,并与现场近500余名参会医学专业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留德归国学者、武汉协和骨疾病研究所所长、国家二级教授杨述华教授,长期与德国骨科界专家团保持密切联系,将国外高技术、新理念引入国内,为的是造福湖北省乃至全国各地深受骨疾病困扰的病患。会上,来自德国的创伤骨科权威Prof. Reinhard Schnettler教授和脊柱骨科权威Prof. Hans Josef Ludwig Erli教授带来了国际上创伤和脊柱的最新治疗理念和方法。两位来自德国骨科的专家与协和医院王国斌院长、杨述华所长,邵增务主任为中德创伤、脊柱疾病诊疗中心一起揭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会后,两位教授来到武汉协和医院进行了现场手术演示。这也是首次德国专家团与中国的一对一合作。这也意味着以后,湖北省乃至全国各地骨病患者不出国门即可享受到来自德国专家的优质服务。

本次论坛专家云集、精英荟萃,大家就本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国骨科修复、重建、再生与康复学术自举办以来,始终秉承传播学术新理念、新进展、新技术的宗旨,致力于提高骨组织库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和使用。在此次大会上,协和骨科医院骨疾病研究所所长杨述华教授当选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骨组织库分会副主任委员,这也说明武汉协和骨科医院自成立以来,不断发展进步,领先国内,走向国际,目前已发展成为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区骨科疾病领域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骨疾病诊疗中心。(刘先哲)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协和医院院长王国斌

协和医院骨科医院骨疾病研究所所长杨述华教授

协和医院骨科医院邵增务主任

德国专家

德国专家

戴尅戎院士

王正国院士

钟世镇院士

张英泽院长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