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0日至21日,传统七夕节期间,武汉协和医疗队再度整装出发,来到江苏北部连云港市辖区的东海县人民医院,为当地人民义诊、授课、讲学。
启动仪式上,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季湘年与东海县人民医院院长汤宁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与东海县政府官员共同为东海人民医院挂牌“协和医院技术协作医院”。
季湘年简要介绍了武汉协和在历史积淀、技术力量、学科发展、科学研究、教学培养、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国家队”实力,并强调,作为教育部985重点高校华中科技大学的临床教学医院,协和拥有一批名医、名师、名课、名教材,是国家首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单位,首批国家卓越医学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临床技能培训示范基地。每年培养各类毕业生、海外留学生、进修生近4000名,承担国家继续教育项目120余项。临床血液、心血管、泌尿、耳鼻喉等7部杂志编辑部设在协和。强大的教学实力和培训平台可为双方合作注入强大的推力。
季院长说,近年来,协和发挥自身技术、资源、品牌优势,积极帮扶基层医院提升服务能力。深圳南山医院、福建闽东医院、新疆博州医院,湖北洪湖医院等一批基层医院在协和的帮扶下实力得到显著提升,有的成功跻身三甲医院行列。帮扶中,基层县医院选送优秀中青年骨干去协和深造,学成归乡后在当地形成医疗团队,造福更多的家乡百姓,最终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疑难会诊、分级诊疗医改目标。
据了解,东海县人民医院是国家首批二级甲等医院,徐州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开放床位800余张。该院在眼科、五官科等专业具备特色,但囿于经济、地理等多重因素,发展受限。
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县级试点医院,东海县人民医院率先在江苏省内做出诸多有益尝试: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内部调整消化等举措减轻药品加成取消的财政压力;远程医疗系统不仅向上连接了省级、国家级医疗机构,向下也联通了全县范围27个医疗工作站,覆盖面基本到村到户。
该院院长汤宁说,这次“联姻”是医院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契机。2016年,医院将搬迁至占地200多亩的新院区,医疗环境和服务功能将得到整体升级。硬件设备、医保政策可在短期内得到改变,但医院的软实力提升不会一蹴而就。对县级医院来说,提升服务能力,人和技术的因素至关重要。通过向协和学习,学其专业技能、学科建设、人文底蕴、市场拓展等多维度内容,对医院的发展不无裨益。
活动当天,东海人民医院一血栓患者的病例讨论在远程线上展开,协和介入科熊斌医生针对患者病情给出治疗意见。神经内科张允健副教授作了“如何科学全面地评估神经系统”的讲座,泌尿外科邢毅飞教授则通过肾肿瘤微创手术视频向该院同行讲解。耳鼻喉科杨成章教授、眼科姜发纲教授、综合科刘承云教授、妇产科吕刚副教授、神经外科熊南翔教授则分别和“结成对子”的该院科室医生共同门诊,实地为患者服务。(图/文 涂晓晨 丁洪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