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来自德国的医师宝隆博士在上海创办了一所德文医学堂,这就是同济医学院的前身。1951年,同济大学医学院由上海迁至武汉,开启了同济在武汉的传奇历程。
在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同济医学院逐渐建立起包括协和医院、同济医院等九所直属附属医院的医疗诊治、教学和研究中心,综合实力居国内前列。缘起自与德国医学的历史渊源,同济的发展成为中德两国对话的重要桥梁。长期以来,医学院保持着与德国政府、院校和学术组织间的交流合作关系,成为我国对外交流工作的突出亮点。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今天,同济人满怀豪情,迎来建院110周年华诞。
5月20日,作为医学院建院11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中德院校共建”、“武汉协和医院——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联合学术交流日”之血液学专场学术活动在协和医院召开。协和医院副院长、血液病研究所所长、血液科主任胡豫教授首先致辞。他代表医院对德国客人的到访表示欢迎,简要回顾了以同济为代表的百年中德医学交流历史传承,并对这一传统友谊表达了良好祝愿。随后郭涛教授详细介绍了协和医院血研所目前临床工作情况和重要科研成果。

会议邀请到德国埃森大学医院血液科主任Peter A. Horn教授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创新干细胞疗法”为题,介绍了他们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的临床和研究工作。特别是他们关于细胞外微泡和外泌体直接应用于临床的报告给与会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胡豫教授向外宾和与会专家介绍了该所在CD19 CAR-T细胞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协和医院血研所开展CAR-T治疗急淋一年多以来,应用这种最尖端的复发难治ALL治疗手段,成功救治了二十余例濒临死亡的病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展示了该所在细胞治疗和危重症血液病诊治和研究方面的丰硕成果。

血研所移植部王华芳教授详细介绍了他们开展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的情况。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它极大地扩大了移植供者的选择范围,显著地提高了移植的成功率,为白血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协和医院血研所近年来成功开展单倍体移植例数稳步增长,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报告结束之后德国专家与我校血液病学者就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微泡研究等大家感兴趣的医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褚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