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北京召开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表彰大会,表彰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会上,我院心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荣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的批示并讲话。全国19名“白求恩奖章”获得者、251个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698名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和58名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劳动模范受到表彰。(院办)

董念国教授先进事迹介绍:
董念国是协和医院心外科主任、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国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委、心衰及辅助循环专业委员会主委、器官移植分会委员兼心肺移植学组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会长,和美国胸心血管外科学会(AATS)会员等。

作为一名医生,董念国教授克难攻坚、精益求精,在心脏领域疑难重症的诊疗、研究方面卓有建树:
他致力于开展危重心血管疾病外科治疗临床研究与应用。近5年主持完成心脏大血管手术4000余台,包括出生仅22小时的患儿大动脉调转术、1岁半骆氏双胞胎复杂先心病手术等,手术难度大、死亡率低、并发症少。为挽救终末期心衰患者,在脑死亡供心保护、边缘供心、围术期机械辅助、抗排斥等方面勇于突破,逐渐摸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心脏移植模式,2008年至今累计实施心脏移植428例,连续三年移植数全国第一、世界前茅,手术成功率和中远期效果达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了中国心脏移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当选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委、器官移植分会心肺移植专业组副组长。
在国内外率先开展心脏瓣膜钙化发病机制及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构建等前沿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新型组织工程心脏瓣膜,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资助。2016年,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科技部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金额2892万元)。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参编《外科学(第八版)》、《心脏病学》等5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入选美国胸心血管外科学会(AATS)会员。

作为一名科主任,董念国教授敢于管理,心系群众,在减轻患者负担、建设一流专科方面成绩斐然:
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严控科内输血和进口药品、耗材使用,克服危重复杂患者比例高等困难,药占比一直控制在25%左右。心脏移植患者围术期人均费用降低至28万元。同时,寻求慈善资金支持,累计为2000余名农村贫困先心脏病患儿减免费用3000余万元。心外科被卫生部、卫生厅联合授予“大爱医心”称号,时任卫生部长陈竺批示:“武汉协和心外科的善举应予宣传”;时任党组书记张茅批示:“应大力宣传武汉协和心外科的好做法。”
建成国内一流学科。注重亚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连续3年居复旦排行榜心血管外科专科全国第6名、华中地区第1名,2015年居 “中国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全国第5;年手术量超过3000台,手术成功率保持98.5%以上;并获评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全国心血管外科医师培训基地”。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董念国教授坚守公益,热心帮扶,在开展健康扶贫、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方面成效显著:
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公立医院公益性,采取团队培训、驻点指导方式,帮助恩施州民大医院建设心外科,使其能独立开展常规心脏手术,并于2015年初通过三甲评审。此外,他走遍8个省、23个地级市、50余家医院,累计派出专家500余人次,举办各种培训班近20期,诊疗患者2万人次,帮助基层手术1000多例,为一大批边远地区心脏病患者送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