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助力健康扶贫
协和医疗队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开展深度健康扶贫
2017-09-21 阅读量:
分享:

9月8日至15日,武汉协和医院应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之邀,作为十支国家医疗队之一奔赴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开展“义诊服务深度贫困地区,助力健康扶贫”的活动,并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局长马建中同志与当地百姓的高度赞誉。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山区、半山区占据了全省面积的94%,129个县中88个被评为国家贫困县。其中,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水利、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最贫困、最不发达的区域之一。此次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组织的2017年“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中,武汉协和医院作为指派的十支国家医疗队之一待命前往并开展健康扶贫工作。

武汉协和医院党委与院领导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派出了阵容强大的专家团队,他们是:武汉协和医院院长助理、西院院长程范军,医务处副处长、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周国峰(领队),心内科魏宇淼教授,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红戈,肝胆外科张勇副教授,眼科曹阳副教授,耳鼻喉科孙宇副教授,妇产科杨守华副教授,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朱里,儿科主治医师徐佳伟,呼吸科主治医师苏远,消化科主治医师汪志军。部署会上强调,国家医疗队队员们要在当地遵守纪律,在发挥专业与技术优势为当地百姓带去健康的同时也要保证自身安全,最后祝愿顺利完成任务载誉而归,程范军同志代表医疗队接过了院领导与书记的授旗。

9月8日早上6时许,医疗队队员集体从医院出发去机场,于当日20时抵达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六库镇。次日一早,队员们便分组驱车前往当地乡镇卫生院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在第一天的义诊中,一位年近五旬的卫生院护士搀扶着她的丈夫找到医疗队,询问病情后发现,他丈夫为爆发性乙肝患者,原因是由于他患有慢性乙肝,出院后擅自不规范停用了抗病毒药,从而导致病毒复制加快。在医疗队员的耐心解说下,身为从事护理工作的妻子才明白了抗病毒药与护肝药服用的主次关系,连声感谢。据该卫生院院长表示,该卫生院长期人手不足,流动性较大,护士的专业层次也较低,此次国家医疗队前来,解决了不少村民的“疑难杂症”。

11日上午,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举行了2017年“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国大型义诊活动周的启动仪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进,怒江州政府陆永昌副州长以及作为国家医疗队代表的程范军院长,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马建中提出,通过此次大型义诊活动,国家医疗队为怒江州广大群众诊病看病,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另一方面希望义诊医疗专家与当地医院建立联系,帮助提升当地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建立长期帮扶关系。程范军在讲话中提到,协和医院愿意帮助培养基层医技人员,也愿意将远程医疗网络搭建至怒江州,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方便快捷的优质医疗资源服务。

仪式结束后,紧接着在广场上为百姓举行义诊。虽然天气炎热,我院专家共为1000余名百姓提供诊疗服务,用行动践行健康扶贫的口号。

在随后几天的健康扶贫活动中,协和医院国家医疗队共走访了怒江州人民医院、泸水市人民医院、上江镇卫生院、鲁掌镇卫生院、架科底乡镇卫生院、石月亮乡镇卫生院6所基层医疗机构。一路上途径数处被泥石流冲垮的路基与侧翻的货车,医疗队员们并没有胆怯,反而更加坚定了作为国家医疗队的义务与责任。6天时间里授课4节,开展4例腹腔镜手术,为当地基层医务工作者提出了一些专业化的意见与建议;至15号返汉,共举办了9次义诊活动,累计就诊人数2200人次,捐赠药物价值13000元,把治病防病的新理念带到了基层,落实“精准扶贫,健康先行”的目标举措。

武汉协和医院作为国家委属医院将一如既往的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与义务,进一步提高当地基层卫生医疗事业发展,为百姓谋福祉。(刘坤维)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