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九大代表、校党委书记路钢接受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和湖北卫视等多家媒体采访。
10月2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十九大代表热议新思路新方略 新思想引领中国阔步前行》中,路钢畅谈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今中国的引领作用。“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有力彰显了我们党勇于变革、敢于创新的政治勇气和历史担当,坚定的政治定力与理论自信。”

《人民日报》10月23日头版头条报道
10月23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路钢结合十九大报告及我校自身发展状况发表了观点。“2006年,我在美国哈佛大学培训时,曾经和波士顿一家专攻生命科学领域的研发机构交流。他们以百人量级的员工数量,创造了百亿美元量级的年收益,这样的效率令人惊叹,而这正是科技创新的巨大魅力。”

《经济日报》10月23日头版头条报道
路钢告诉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并系统回答了“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问题,表明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十分明确、决心十分坚定,这让广大科技工作者感到十分振奋。
“华中科技大学目前已经承担3个国家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行,还在积极申报国家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创新平台。”路钢说,有理由相信,有了这些创新平台,一定能够加快提升我国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关键共性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10月22日,在《湖北日报》“十九大特别报道”采访中路钢表示,十九大作出了到2035年我国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部署,提出了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等一系列新要求,特别指出要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这让奋斗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一线的高校教育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

《湖北日报》10月22日报道
路钢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要求,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推动下,我国一批创新型大学正在全球奋起直追、强势崛起。这些成绩的取得极不容易,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英明决策。
路钢谈到,报告对创新型国家的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发出了号召。建设科技强国,必须要实现科学、技术、工程在世界上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突破。一直以来,华中科技大学抓住机遇,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实现诸多突破。5年来,学校建成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由我校牵头建设的“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经正式立项,而依托我校建设的“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将在近期成为“国家研究中心”,进一步增强我们服务国家和地区创新发展的能力。报告中关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政策含金量极高,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抢抓机遇,扎实走创新发展之路,为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10月21日,在《长江日报》“十九大特别报道”《在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进程中走在前列》专访中,路钢针对我国主要矛盾变化论断谈了自身的理解。

《长江日报》10月21日专访报道
参见:十九大代表、校党委书记路钢谈高校顺应主要矛盾变化:在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进程中走在前列
10月22日,路钢在接受湖北卫视《湖北新闻》记者采访中就习总书记关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报告内容谈到:“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要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他表示,华中大已经酝酿了一批能够产生颠覆性、引领性创新结果的项目,这是学校非常好的一个机遇。
(信息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官方网站)

10月22日湖北卫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