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A:”患者生命体征平稳,Steward评分4分以上,可以准备离开PACU,送回病房了。“
医生B:”我们一会儿送您回病房,有哪里不舒服,可以随时告诉我们。“
患者:”还好,就是伤口那儿有点儿疼,不过我可以忍受。“
医生B:”好的,那您告诉我,您的病房在几楼几号房?“
患者:”……“(“患者”突然不吭声,意识消失)
与此同时,监护仪发出刺耳的声音,警铃大作!”患者心电图变成了一条直线—“心跳骤停!
”立即面罩给氧,机械通气,胸外按压,准备除颤仪,准备插管……“,在医生指导下,三名麻醉医师各司其职,迅速开放气道,保障呼吸;快速实施有效胸外按压,保障循环;立即行动脉穿刺监测有创血压;分次静脉推注肾上腺素;体外除颤。数分钟后,”患者“心跳恢复,但“患者”意识仍未恢复!麻醉医师发现监护仪上心电图显示ST段明显抬高,考虑“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可能,准备行硝酸甘油泵注。可是患者突然再次发生心跳骤停!刚刚准备放松的神经再次绷紧。“继续胸外按压,泵注硝酸甘油,静注肾上腺素,准备除颤,急查动脉血气”,“申请心内科急会诊,床边超声检查”,“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争分夺秒、有条不紊地抢救,“患者”终于慢慢张开紧闭的双眼,原先青紫的双唇也渐渐变得红润,监护仪显示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心肺脑复苏获得成功,四名麻醉医师深深地松了口气……
这可不是发生在哪家医院复苏室的一幕,而是武汉协和医院麻醉与危重病研究所的麻醉医师在技能培训中心高端模拟人身上接受的实战演练。逼真的场景,堪比真人的高端模拟人,真实的临床案例再现,让接受培训的麻醉医师直呼“心脏乱跳、肾上腺素狂分泌”、“不会觉得是在模拟人身上接受训练,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就像在手术间,就像在抢救真实的病人,会担心稍有不慎他会真的挂了”“需要好好总结,虽然’病人’救活了,还有遗憾的地方”……
2018年2月3日,武汉协和医院麻醉与危重病研究所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第一临床学院联合深圳南山医院、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在武汉协和医院技能培训中心成功举办首届麻醉与危重症模拟人教学研讨会暨高端模拟人教学师资培训班。来自武汉地区的34位医学教育工作者及16位住院医师参与了本次培训。武汉协和医院麻醉与危重病研究所的16位麻醉医师分为4个团队,现场演练了困难气道、心肺脑复苏、张力性气胸和急性循环衰竭临床病例的处置流程,凭借扎实的医学理论、丰富的临床经验、高超的诊疗水平,出色完成任务,成功救治了“患者”。
培训课程由武汉协和医院麻醉与危重病研究所、深圳南山医院、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教师团队和技能培训中心共同开发,旨在将临床中遇到的疑难危急、易发生差错及对学员有教学意义的病例通过模拟进行情境重现,运用课前引导、分组实践、现场直播讨论、总结分析等多种培训手段,让学员真实地参与到诊疗过程中,深化学员的体验度,从而实现比传统理论教学、单项技能教学更显著的成效,取得了全体学员的一致好评。
会上,武汉协和医院麻醉与危重病研究所姚尚龙教授指出当前医疗环境复杂、医患关系紧张、危急状态不可复制性、少见病缺失都是传统的临床教学的短板,而模拟人教学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这些短板。模拟人教学可重现临床场景、具有可重复性、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培养团队合作,最重要的是可以降低由于医师操作不当给病人造成的伤害,避免医疗风险操作造成的不良后果,保证了患者安全。
第一临床学院季湘年副院长宏观展示了我院医学模拟的总体情况:协和医院技能培训中心拥有两个高级综合模拟人SimMan_3G及iStan,不仅在外观和手感上可以乱真,还通过相关参数的设置,每个“患者”都可以将不同临床表现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此外,与之相连的计算机系统对操作者的治疗措施、操作规范给出铁面无私的评判。
模拟教学与医疗安全是世界医学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而医学模拟教学的核心离不开课程建设和师资培养。本次教学研讨会暨培训课程旨在促进临床医师向模拟人教学教师的转变,帮助临床医师了解模拟人教学的前沿知识,深入认识模拟人教学理念,规范模拟人教学,累积先进经验,启发教学思维,提高模拟人教学质量。通过本次教学研讨会暨培训班的互动交流,一方面强化武汉协和医院麻醉与危重症模拟人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动我院模拟人教学师资的规模,另一方面促进湖北省乃至全国模拟人教学、临床技能培训和专业技术水平考核的发展,更上一层新台阶。(冯颖露 魏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