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公布了今年的获奖名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两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们分别是胡豫教授牵头的《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以及董念国教授牵头的《重症先心病外科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这使得武汉协和医院院史上的获奖总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达到六项,在全国医院中名列前茅。这背后,是医院科研团队厚积薄发,数十年如一日艰苦研究的恒心与毅力,是医院科研管理机制与时俱进、自我革新的创新与魄力,更是一家医院敢为医先,瞄准世界医学难题久久为功的勇气与实力。
这两个获奖项目均是瞄准当前困扰医学,影响大众健康的热点与难题。
协和医院胡豫教授团队——破解血栓早期诊断和治疗难题
血栓性疾病是一类以动静脉和微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疾病。我国每年发病率约 300/10 万,病死率 8%~39%,相关医疗费用逾 1300亿元。现有诊断技术主要是基于血栓形成后的影像检查,无法早期发现血栓;而血栓形成后治疗效果不理想,常还伴有出血或再栓等风险,因此血栓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该项目组在国家及省部级重大课题资助下,历经20余年,围绕血栓病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在血栓分子诊断技术、血管和血小板抗栓靶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量化诊治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推动了我国血栓病诊疗技术进步。
协和医院董念国教授团队——引领世界先心病外科发展
先心病是最常见先天畸形,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重症先心病外科是心血管外科尖端前沿。该项目以提高外科疗效为目标,取得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包括国际首创先心病经胸微创封堵技术、引领中国儿童心脏移植跨越式发展、国际率先提出先天性主动脉疾病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理念、创新先心病精准诊治体系等。2007-2017年实施先心病手术61392例,数量居世界前列,新生儿小婴儿占22.28%,复杂先心病占45.3%,围术期死亡率仅2.09%,疗效与国际顶级心脏中心相当;发表论文379篇,总影响因子381.6,他引1553次;专著12部,中国专家共识4项,授权国家专利19项,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成果应用于54家大型中心,带动我国乃至世界重症先心病外科发展。(科研处 党委宣传部)
媒体聚焦:
湖北日报:http://zy.cnhubei.com/dongxiang/x6AEVqm100
长江日报:http://www.cjrbapp.cjn.cn/wuhan/p/69520.html
楚天都市报: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90109/ctdsb3309573.html
武汉晚报:http://whwb.cjn.cn/html/2019-01/09/content_1141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