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同事:
大家上午好!
大江奔流,我在武汉等你。
仁爱济世,我在协和等你。
等你们一同托起生命重任,等你们一同开创协和未来!在此,请允许我代表院党委、行政对各位新同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期待你们的加入为协和这所百年名院增添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大江大湖大武汉,大医大师大协和。在协和大家庭中,武汉协和是一所历史悠久、人文深厚、规模最大的委属委管医院。正因如此,才有了——“世界这么大,我想来协和”,一位学生在面试时的真情告白。我想,这句话也代表了大家的心声。怀揣着同一个“协和梦”,20个省份、64所学校,487名新职工在此相识相聚。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让我们成为了一家人。从今天起,你们都有了一个崭新的名字——协和人。从今天起,期待你们在协和心有所向、业有所成、情有所依。
心有所向。在座的各位,医学背景类占94%,当一颗医学心邂逅协和心,总会擦出别样的火花,绽放出夺目的光芒。作为一名工作近30年的协和人,更作为你们的学长,借此机会,让我带领大家一同穿越时空,品协和百年、识协和大家、悟协和精神。
——品协和百年。光阴之箭将我们带回清末同治年间,一位名叫杨格非的英国青年,用募集到的400英镑,买下当时汉口后花楼居巷的一块地皮。1866年9月8日,这所仅有2间病房的医院顺利开诊,协和的济世之旅就此拉开序幕。一百五十三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从当年的15张病床,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现已发展为以本部为龙头,以西院、肿瘤医院、金银湖医院为支撑的“1+3”战略布局:学科实力雄厚,拥有10个国家重点学科,2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位列全国第五。8个专科位列复旦专科排行榜前十、最佳综合排名第11位;人才实力强劲,拥有高层次医学人才56人;科研成绩斐然,8项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年连续中标国基金项目过百。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胡豫院长、董念国教授一举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可以说,今日协和,立足中部,蜚声海外,稳居国家医疗机构第一方阵,是老百姓公认的“金口碑”百年名院。
——识协和大家。大学之大,在乎大师。作为一所知名的教学医院,亦是如此。一代代协和名医名家璀璨闪耀、点亮星空,许多大咖被誉为近代中国医学史的奠基人,他们是:外科学管汉屏教授;皮肤性病学于光元教授;血液病学王辨明教授;耳鼻咽喉科李宝实教授;骨科朱通伯教授;心脏电生理学高浴教授;发现“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症”,并以其名字命名的沈迪教授;“现代超声心动图之父”王新房教授……这样的大师,在协和不胜枚举,一个个振聋发聩的名字,像一盏盏明灯,激励着一代代协和人自强不息、奋力拼搏。你们可曾想过,有幸和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一起分享“协和人”这个无上光荣的称号,在救死扶伤、教书育人的征程中,共同担负起国家和社会的重任。
——悟协和精神。有一种力量无法阻挡,有一种理想照亮了前方。无论是在抗美援朝的炮火中,还是在洪水泛滥的江河畔;无论是在地震坍塌的瓦砾间,还是在寒风凛冽的冰雪天,协和人总是战斗在第一线,与死神搏斗,彰显着协和人与国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无疆大爱!从为老少边穷地区送医送药,到对新疆博州、西藏山南、云南临沧、福建闽东、湖北鹤峰等精准帮扶,再到远赴阿尔及利亚、莱索托、斐济送去健康,协和人用对生命的爱与敬畏,践行着弘扬人道的医者精神。这种精神,是协和人的内心坚守与无悔追求,是协和人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它就是—仁爱济世协诚人和。
各位新同事,吾心安处是吾乡。百年协和,医者盛殿。平台一流,沃土丰厚,只要大家静下心来,踏实做人、做事、做学问,未来可期、梦想可期。
业有所成。在座各位,我想试问,回想上过的专业课,有多少你还历久弥新?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我院神经内科创始人童萼塘教授上过的一堂课。他讲道,在70年代中期,为了破解长期困扰十多个省份、导致肌无力甚至瘫痪的“怪病”,他和课题组人员一道顶严寒、冒酷暑,常常一天徒步二三十公里,深入乡村寻访调研。正是凭着这种锲而不舍的毅力,“低血钾软病”的发病机理才得以水落石出,解除了困扰当地老百姓10余年的“怪病”,也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童教授看似平凡、简单的讲述,却让我到现在都不曾忘怀,他使我领悟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可以说,大家是非常幸运的,能拥有协和这样一个,在医院“琅琊榜”——复旦排行稳居第一方阵的高平台。这就等于你们的成功,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接下来,你们就要去不断地积蓄能量、奋力奔跑、完美冲刺。这里,我有六个字想与大家分享,即“高、大、上、小、清、新”。
——高,即高素质。美国特鲁多医生墓碑上有一则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寥寥数语,蕴含着医者的一份真挚情感,诠释了医疗服务的真谛和医生应尽的人文关怀,成为百年来医者的心灵共识。高素质的医者,应是兼具医术与仁术,技术与责任,经验与艺术的最佳结合者。我院肝胆外科的熊俊,就曾因无法治愈一位肝癌患者,写下作为医者的歉意和无力感;心内科的魏宇淼,为使患者能安心治疗,主动将患者女儿带回家照顾。在他们的字典里,医学,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是一种人性光芒的闪烁。高素质,对医者而言,是善、是理解、是懂得,是以品德润身的内在涵养,是成为一名好医生的必需。
—— 大,即大格局。一颗石榴种子有三种结局:在花盆里栽种,最多只能长到半米多高;在水缸里栽种,能长到一米多高;在庭院里栽种,能长到四五米高。格局决定结局。做医生,也需要大格局。前不久,护心跑男,这一“热词”网络早已点击过亿,它正是我院心外科团队为了心脏移植拼搏奋斗的真实写照。这个团队的领头人董念国,2008年,45岁时便接任学科掌门,手握中南地区心外科第一的桂冠,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把视野投向更大、更远的目标。从2011年的复旦专科排行第9,到如今的第6;从一年几台心脏移植,到连续4年移植量全国第一。成就他的,正是他的大格局,他常说,心外的目标不能止于国内一流,而是必须瞄准全球顶尖的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正如同,协和的宏伟蓝图,绝不仅仅是排行榜上名次的提升,而是打造国际一流医学中心,全体协和人都要为这个目标去同心同行、奋斗奋进。大格局,如同人生的一枚“指南针”,让大家在前行的路途中找得准方向,一边脚踏实地,一边仰望星空,孜孜不倦地朝着目标追寻。
——上,即上进心。“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上进心,是一种为了坚持理想,不断前行的内在动力。而现在,“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这样的佛系文化反而受到一些人的追捧。几年前,一位博士,分到协和后,便觉得人生目标已然完成,于是小富即安,过一天算一天,当大家都在拼命努力时,他却停滞不前,对自己没有任何要求,以至于逐渐不能适应工作,最后只能以主动离职收场。讲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另一位年青人,泌尿外科王振迪。2012年,他在德国读完博士后回国,面对那时医院肾移植每年不足50例的低谷状态,他没有徘徊观望,而是主动请缨,在医院和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他与团队枕戈达旦、努力拼搏,移植量逐年上升,仅去年就完成200例,并率先完成了世界最小体重供体肾移植,移植水平也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支撑他的,是为医不负韶华的孜孜追求。上进,则海阔天空,你的青春你做主。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你的人生将会与很多美好失之交臂。
——小,即小细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80年代,在一次临床试验中,血液科沈迪发现有两例病人出现血小板不聚集的现象,针对这个极其微小的细节,他没有轻易放过,而是立即追踪。随后两年多的时间,他研究了70多例相同的病例,最终发现了新病种,并被命名为“沈迪氏病”。各位新同事,你们虽然大都来自于985高校、或海外名校,但真正进入临床后,独挡一面时,大家还是会发现,有很多突发状况是始料不及的。要想临阵不乱、从容自如,唯有从基础学起、从点滴做起,在问诊、查房、书写病历、手术配合中去积累经验、汲取能量。“细节决定成败”,先把每件小事做好,才可能做成大事。唯有先做“小医生”,才能成就“大教授”。
——清,即清廉。最近,社会上医疗商业贿赂案频频曝光,引起了舆论高度关注。或许,大家觉得,我只是一个小医生,能有什么权力?答案是,有的。如,给患者用药是从一线药物用起?还是直接上三线药物?是选择国产耗材,还是非进口的不用?呼吸科陶晓南的回答是,“按病情用,按指南用,用良心药”。他用行动坚守了22年,“不给门诊患者开输液处方”,总是用很少的钱将患者的病治好。作为多年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他常常这么教育学生,医术过硬,医德更要过硬。“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今日收下几条烟,明日收下一两张购物卡,就有可能在“温水煮青蛙”中,把医者的应尽职责,当作对患者的一种“额外照顾”,收点礼品、红包也会觉得无所谓,最后变成了心安理得。殊不知,若廉洁出问题,只会一失万无,看似“一念之间”的偶然行为,会使个人的梦想大厦瞬间坍塌。从此刻起,大家都要接种好人生行稳致远的“疫苗”,遵守职业道德,严格自律,知边界、守底线,做个清正廉洁的“干净人”。
——新,即创新。习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造和创新。创新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再生医学中心王琳教授,开创性地从蚕丝中提取丝胶用于受损神经的修复治疗;口腔科陈莉莉教授创新性地在“牙颌面畸形防治与修复”领域取得卓越成绩,她们也因此先后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麻醉科姚尚龙老教授研发的便携式喉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产品销往全国七百家以上医院,且出口欧美各国,年销售额达千万。在座的各位都是千里挑一的青年才俊,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也处于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年龄,协和已经为大家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科技研发平台,大家理应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在创新中,既助力国家进步、医学发展,亦成就协和未来、个人未来。
各位新同事,期待大家以高素质修身,于大格局着眼,为上进心点赞,重小细节落地,涵清廉之气,勇创新创造,则将业有所成、大有可为!
情有所依。我有个习惯,喜欢和青年人交流,他们告诉我,协和最打动职工的,是那种走心的“人情味”,我想,这种“人情味”,实则是职工对协和发自肺腑的褒奖。因为,只有家,才是真正会和你讲人情的地方。这份情,源于协和对职工的关心和牵挂,源于把职工的需求放在心里、落在实处。作为医院管理者,我们要努力做好:
——为你们的成才铺路。在协和,只要你有才华,就不会怀才不遇。搭平台,分类分层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类有相应的职称体系,行政类有配套的职员体系,拓宽人才成长渠道,让各类人才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建机制,出台《优秀拔尖应届博士毕业生招聘奖励办法》《八年制毕业生科研培养专项计划》《协和医院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8)》(“三名一优”)等系列人才激励、培训培养制度,为各类人才成长、成才营造良好氛围,提供制度保障。聚能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培训,内容从思政到医疗,从科研到教学,从人文到管理,为大家续航知识,汇聚人生冲刺的力量。
——为你们的付出托底。在协和,只要你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目前,新绩效薪酬方案已经开始实施,凸显优劳优酬,向临床一线倾斜,向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的科室倾斜,向服务优、医德好的医务人员倾斜。除此之外,只要政策允许,各种福利均按时发放,各种奖励将按章落地。这些,都将为大家带来更强更足的“底气”。
——为你们的人生添彩。在协和,不用羡慕别人的“医院”。别人有的,协和都有。别人没有的,协和也有。从想唱就唱的“协和好声音”到跑出青春律动的“健步行”,从领略诗意人生的“悦读会”到体验别样芳华的“旗袍秀”,从润物无声的“女职工大讲堂”到暖心贴心的“宝宝画册”,
从洋溢青春的“五四嘉年华”到凝聚团队精神的“运动会”“篮球赛”。协和,有你想到的,还有太多你想不到的温暖与感动。
各位新同事,讲到此处,想必你们会为拥有协和这样的大家庭,感到实足的幸福和骄傲。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大家除了享有权利,还有应尽的责任与担当。正如协和的“协”字繁体,是由一个“十”和“三个力字”组成,其意义是每个人都要贡献出自己十足的力量,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不断向前。作为一所百年名院,协和历经了三个世纪的发展,正是在一代代协和人的接续奋斗中,才铸就了今日的辉煌。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持续深入,当前医院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从宏观看,我院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从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从投资医院建设转向扩大分配的关键时期。从微观看,医院运营成本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药品加成已然取消、耗材加成即将取消,基础建设、人力成本也不断攀升。这些都对医院的运营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当前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荣耀与艰辛同在。在迈向国际一流医学中心的宏伟征程中,全体协和人都要把自己“摆进来”,做一名“局内人”,与协和同频共振,尤其是各位新同事,大家正处于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阶段,是干事创业的大好时候。一方面要勇于实干。“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要涵养实干的态度,葆有实干的姿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实干赢得未来。另一方面要敢于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担当绘就青春底色。
岁月可期,来日方长。我希望,在协和,无论是做临床,还是做管理,只要大家肯努力、肯付出、勇担当,定能找到属于各自的一片天。更希望,当提到协和时,大家想到的关键词不仅仅是“单位”,还有一份幸福和归属,是家的感觉,因为我们是相敬相爱的一家人。
各位新同事,“最美青春,无问西东”,属于你们的协和时光即将开启。未来岁月,期待你们:不忘初心,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