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很流畅清晰,整个动作几乎没有延时,信号非常好,可以开始手术!”2019年7月17日,武汉协和医院与湖北恩施州咸丰县人民医院通过5G混合现实云平台,成功为一名76岁胸椎骨折的彭阿姨(化名)成功实施了远程会诊手术,这也是全球首例5G环境下混合现实(MR)云平台的远程手术。至此,协和医院5G远程医疗实践为破解偏远山区行动不便患者进行手术救治提供了解决之道。
当天上午,湖北省“5G智慧医疗 助力健康扶贫”推进会在武汉协和医院召开。会上,武汉协和医院和咸丰县人民医院开展全国首例5G+MR+云平台(混合现实)远程骨科手术,省卫生健康委与中国电信湖北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也标志着,湖北省5G智慧医疗以健康扶贫为切入点,正式启动。

5G零距离实现“千里之外 触手可及”
一周前, 76岁的彭阿姨在家附近割草时,不慎从约3米高处坠落,臀部及左足着地,随即感觉腰背部及左足疼痛难忍,活动受限,一度双下肢不能活动。这次高处坠落导致她胸椎骨折合并不全瘫痪,在咸丰县人民医院诊断为胸12椎体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由于彭阿姨年纪较大,同时骨折程度较重,加上有血栓形成,外出就诊风险极大。当地医院在慎重评估患者伤情后,第一时间联系武汉协和医院。叶哲伟教授团队接到病患信息后,迅速与咸丰取得进一步联系。两地医生初步会诊后,决定实施5G混合现实远程会诊手术。
7月17日上午8时,位于武汉协和医院的骨科叶哲伟教授团队,通过电信5G网络实时传送的高清视频画面,佩戴炫酷MR眼镜(利用混合现实技术)为远在600公里外的咸丰县人民医院骨科蒋业平主任团队远程指导该手术。在他们的视野里, 仿佛拥有了透视眼,患者病灶部位的全息投影成像,精准地“悬浮”在眼前,除了能“透视”到患者身体内部的景象,还能看到一只笔在告诉他植入螺钉的方向和部位,最终精准的为彭阿姨植入6颗螺钉,成功完成手术。这也是全国首例5G+MR+云平台(混合现实)远程骨科手术。两年前我院成功实施世界上首例混合现实技术引导的髋部骨折手术以来,混合现实技术在5G、云平台的助力下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场面堪比科幻大片。
在中国电信5G网络支持下,武汉协和医院骨科叶哲伟教授头戴混合现实终端,几乎同时清晰地观察到患者胸椎情况,随即发出指令:“现在在我标出的位置上植入螺钉”。
话音刚落,600公里之外,同样戴着头盔,与“远程专家”并肩而站的咸丰县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蒋业平当即和团队成员开始进行植入及固定。他们的视野里, 仿佛拥有了透视眼,患者病灶部位的全息投影成像,精准地“悬浮”在眼前,除了能“透视”到患者身体内部的景象,还能看到一只笔在告诉他植入螺钉的方向和部位。
在咸丰县人民医院手术室,这只标记笔“穿越”至手术无菌区,在“病灶”上圈圈点点,从何处植钉、沿什么方向、植入多深等,笔指到哪儿,手术做到哪儿。最终精准的为彭阿姨植入6颗螺钉,成功完成手术。

2个小时的手术过程,音视频传输高清流畅、无卡顿和低时延,犹如“零距离”面对面交流,而电信5G网络无疑成为这台手术的“最佳助攻”。通过5G网络环境成功实施远程术前讨论、医患沟通、现场手术指导,将医学远程会诊由传统的视频、图片等二维呈现方式提升为全新的三维立体视觉呈现方式,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得到极大提升。

另外利用了最新的医学黑科技混合现实云平台。混合现实技术是继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之后,出现的全新数字全息影像技术。该技术最核心的特性是打破了数字的虚拟世界与物理的真实世界的界限,从而将数字技术多年的量变积累突破到质变。混合现实技术一出现就得到了医学界强烈的关注,哈佛大学医学院、梅奥医院等众多医学机构也毫不吝啬地预测,混合现实将给医学带来巨大的变革。
混合现实云平台则通过混合现实技术和云计算、云存储技术结合,可以将分布于全国乃至全球医学端点交织成网,所有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实时、全息、三维立体的方式进行“面对面”医学信息的沟通与探讨,实现“千里之外,触手可及”。
混合现实云平台上可建立海量的医学三维立体数据库,将晦涩难懂的医学信息以全息影像的形式呈现,这必将改变远程医学沟通、会诊、教育的模式。同时,混合现实云平台一方面为医学人工智能积累大量优质的标记数据,实现手术规划和操作路径的智能化、自动化;另一方面将医学远程会诊由原来的视频、图片等二维呈现方式提升为全新的三维立体视觉呈现方式,对于推动医疗远程操作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5G智慧医疗促优质资源下沉
为进一步加强5G在远程医疗、县域医共体、健康扶贫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加快湖北智慧医疗的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当天上午,全省“5G智慧医疗•助力健康扶贫”推进会的现场在武汉协和医院报告厅同期举行。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张晋、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发表讲话。承担“健康扶贫荆楚行”任务的全省37家三级医院分管院长和信息中心主任,以及37个贫困县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和县人民医院院长参加了活动。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也在加快“5G智慧医疗”战略落地,《湖北省5G智慧医疗行动计划(2019-2021年)》正在拟定完善,并抓紧推进实施。在省卫生健康委与中国电信湖北公司签定的战略合作协议中明确规定,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共同推进5G在远程医疗、县域医共体、健康扶贫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推进湖北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支撑健康湖北建设,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让偏远地区的贫困群众享受到大城市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有效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张晋表示,湖北省将5G技术应用与“健康扶贫荆楚行”活动紧密结合,与三级医院对口帮扶紧密结合,与当前正在全面推进的县域医供体建设紧密结合,全面加强5G技术在健康扶贫领域的应用。按照省政府的明确要求,湖北省将选择二至三个边远贫困县与三级医院开展5G智慧医疗省级示范试点。同时,鼓励三级甲等医院广泛开展5G技术应用,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便民惠民服务。

协和医院院长胡豫表示,本次活动以“5G智慧医疗,助力健康扶贫”为主题,融合了当下社会热点和民生关切,这不仅反映了省卫健委对“为人民谋幸福”初心的坚守,也充分体现其与时俱进的智慧和担当。武汉协和医院作为扎根武汉历史最悠久等国家卫健委直管医院、双一流高校华中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5G智慧医疗和健康扶贫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当前,以5G、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协和医院将充分发挥国家级医院的资源优势,乘“5G”之东风,积极探索“智慧医疗”和健康扶贫的新模式。我院将融合远程教学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帮助县级医院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提升其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通过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指导基层手术,让老百姓就近享受协和的医疗服务,助力健康扶贫和分级诊疗。

会上,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中国电信湖北公司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的签署也将进一步加快湖北智慧医疗的建设,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创新服务模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
借助5G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特点,偏远贫困地区无需配置太多高科技设备,仅需上传数据,将大量的人工智能分析和数据运算放在混合现实云平台进行处理,即可与大型教学医院实现远程沟通、教学、精准手术指导方面的无缝对接,可有效解决偏远贫困地区资金、设备、技术不足的问题,大幅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隔空”为3700公里外的新疆患者做手术
今年是湖北省对口帮扶新疆博州20周年,我院党委书记张玉跟随湖北省党政代表团一行在博州进行考察交流。协和博州人民医院作为我院托管医院之一,在考察该院当日,一场跨越3700公里的远程会诊正在同步进行。协和博州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内,张玉书记与协和医院远程会诊中心的胡豫院长就此次会诊进行了沟通交流。
7月17日上午11时,远程会诊顺利召开。此次会诊由武汉协和医院风湿内科沈凌汛教授为新疆博州人民医院一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隔空把脉”,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据悉,此类远程会诊医疗技术自2012年开展以来,武汉协和医院与新疆博州人民医院之间一共实施了数百例远程会诊,仅仅一年内共完成了近百例。协和医院远程医学中心主要覆盖新疆博州、福建闽东和厦门、湖北秭归和鹤峰等偏远地区医院。
远程会诊为病患获得上级专家会诊手术解决了异地空间问题,5G通讯环境为远程会诊的同步进行解决了时间精准问题,混合现实云平台为远程的病情交流讨论、临床教学、手术方案制定、医患沟通、手术指导保驾护航。(文/聂文闻 陈有为 图/刘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