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啦!上课啦!可以进课堂了!”
3月8日下午,第一临床学院学生党委群、各学生党支部群里纷纷活跃起来,期待着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上一堂党课”活动首次在线课程开启。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以“主动担当 并肩战斗 运用有力科技‘武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题作疫情防控专题教育报告。她希望大家从这几次党课中汲取营养、增添力量,树立必胜信念、保持积极心态,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前行。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以“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
击战”为题作疫情防控专题教育报告。他勉励学生党员发扬优秀传统,秉承求真求实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向抗疫英雄模范学习,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员先锋。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作了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题报告。

第一临床学院全体学生党员近百人同时在线收看了本次直播。
课程结束后,身为医学生的第一临床学院学子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2015级联合党支部 何杰
谈到医学的责任和担当,首先想到的就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虽然如今我们没有能力像老师一样奔赴一线救死扶伤,但是也参加了力所能及的一些志愿者活动。比如马悦同学作为一名协和医院物资线上录入志愿者,在一个一个详细输入每一个来自远方的物资快递时,内心也充满了感动。这些一个一个的口罩,防护服,生活用品成了武汉抗击新冠的最大后盾力量,也阐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志愿服务给了我们极大的充实感和成就感,觉得自己虽然不能在一线救治病人,但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贡献自己的力量。不少同学还有课程以及论文的压力,但是大家都调整时间,默默奉献、毫无怨言,彼此加油打气,从新闻里,从朋友圈里,从同学和老师的口中我看到,听到了太多感人的故事,体会到了医生这一群人的单纯和崇高,那一刻我为自己将来能从事医学相关工作,能和这样一些人做同事、同行感到骄傲、自豪和幸福。同时,也更加明白了使命和职责所在,进一步鞭策我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

——于通在家收看党课
2015级联合党支部预备党员、湖北省慈善总会线上志愿项目海外组 吴雨璇
通过此次党课,我对中国在此次疫情中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而骄傲;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老师们感到深深的敬佩,并且加深了我对医疗行业的行业的自豪感;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有家国情怀,把青春和热血奉献到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有能力、有眼界、有担当,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疫情期间,我报名了湖北省慈善总会的线上志愿项目,被分配到了海外组。与其他小伙伴一起全力帮助海外华人,将他们的爱心物资尽快送到抗疫第一线。在此次志愿服务期间,我发现各组之间缺乏有效的数据沟通。于是,我们决定成立统计信息组,负责追踪每一单的捐赠信息。刚起步时面临诸多问题:人手紧缺、时间紧迫、庞大的历史数据……一个人身兼数职,既要跟单,还要收集信息、确认物资、写申请,同时要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交流方法,几乎每天都在开会讨论,经常性夜里三点多才睡。
我想,这也是一名青年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吧!希望这场疫情能早日结束,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015级联合党支部 敖勇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作为华中大的学子,和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的同学们同上一堂党课,我为三所高校的友谊感到由衷的高兴。
此次疫情来势凶猛,对武汉,湖北甚至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苦难是一块“试金石”,越过苦难,就是新生。
我想对国家而言,灾难也有着同样的作用,战胜灾难,国家的综合素质必定更上一层楼。
我想,我国正处于这样的过程。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科研人员紧抓时间,做出了很多新成果用于抗疫工作;我们也看到青年学生开始理性思考,担当责任,做力所能及之事;我们还看到国家采取有力举措,抗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于个人而言,只有担当历史使命和责任,才能快速实现个人的发展。我也更加深入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青年学子要有担当,有作为。我将继续努力,将自己发展为社会需要的青年。
2015级联合党支部预备党员 刘秋盈
在这个特殊的妇女节里,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以“云课堂”的形式参加了一场特殊的党课,清华大学与我校共一万余名学生党员同上一堂党课。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作为学生党员,虽不能像前线的医护人员和基层社区干部一样冲锋陷阵,但以普通百姓的身份看到了许多,听到了许多,感触到许多,也以党员的责任感参加到各项志愿工作中去。
从今天的党课中,也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我有以下三点感触很大。
首先是党中央对于战胜疫情的指导性作用。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并成立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及时纠正问题、提拔工作能力强,抗击疫情贡献突出的优秀干部,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党对自己开刀的自省精神和严谨的办事态度。我们作为学生党员应当从中找到更深的归属感,也对自己将来的任务充满使命感,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其次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疫情面前,尤其是世界感染人数已突破十万的今天,习总书记提出的这一概念得到了更好地阐释。唯有国际社会守望相助,并肩携手,方能更快更好地结束这场疫情。
最后便是对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的感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封城之下的武汉人民并没有被祖国忘记,除夕夜当晚,多省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因为“隔离病毒,但隔离不了爱”。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在跟随党中央指示,为疫情做出自己努力的同时,也要珍惜当下的好时光,着眼于学业,在未来战场上战斗的将会是我们!
2012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毕业班党员 朱斯然
面对前所未见的疫情袭击,我们积极应对,打响了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目前虽疫情尚未结束,但已经可以看到胜利的曙光。胜利是光荣的,过程是艰辛的。
打赢这场战争,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党中央统一领导,各部委统筹协调;靠完备的工业能力,数百个医用防护品生产厂家,数千个上下游配套企业;靠32个省市自治区,100多家医院及研究院,40000多名医务工作者的奋力工作;靠广大个坚守在社区、路口、乡镇的基层工作人员;靠无数个建筑工人、生产线工人、货车司机、外卖小哥、清洁工等劳动人民;靠每一个足不出户自愿隔离的国人。总之,靠的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和她伟大的人民。
通过这次党课的讲述,我感受到的是真真正正的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自信。抗疫过程中反映出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道阻且长。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人一定会犯错,一个好的制度,不是不会犯错的制度,而是纠错能力强的制度。疫情期间,那些为抗击疫情无私奉献,英勇斗争的人们,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理想教育案例,激励着我沿着“为人民服务”的道路前进。
邵新宇书记的讲话中,有一章节是说”疫情中青年应该做什么“,里面介绍了我校学生们在战疫期间的典型事例,这是对我们学生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鼓舞——鼓舞我们要运用自身所学在全民战疫的大环境下贡献力量,鼓舞我们在停课不停学的大背景下扎实投入学习。

——朱斯然在家收看党课
2013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党支部书记刘星煌
第一次参加这种网上的和清华大学一同进行的党课,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每一次的疫情,都是对中华民族的考验,显然,每一次中华民族都以顽强的毅力、磅礴的力量、不竭的信心将它们战胜之,这其中最要感谢的就是党和国家,然后就是为之努力的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人民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首先以人民为本就有了一切为了人民,然后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它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全国一盘棋,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疫情发生时全国可以迅速反应,采取有效的举措控制全局。
身为当代青年党员,我们要对照实际工作,强优势、抓重点、补短板,将新时代视为新长征,走稳、走好,从个人这一小小细胞起,净化纯粹,促进拥有9000万党员的这个庞大的组织永葆活力。(文/丁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