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协和医院“爱心学校”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国家卫健委金奖
2020-11-12 阅读量:
分享:

近日,在由国家卫健委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武汉协和医院“爱心学校”志愿服务项目脱颖而出,荣获金奖,成为湖北省唯一获奖金奖的项目。它是中国第一所建在病房里的特殊学校;第一所全部由志愿者担任教师的学校;第一所学生全部为血液病患儿的学校;也是国内首家集疾病康复、文化教育、社会关爱为一体的病房学校。

国内首创,为爱启

中国,每年新增15000余例白血病儿童。血液病,让他们原本多彩的童年,只能在医院度过。在长达数年的病房治疗中,他们每天要忍受痛苦的治疗,承担疾病对家庭的压力和身心的摧残,经济、心理及成长问题亟待解决。

武汉协和医院儿科血液病房是中南地区最大的一家集诊疗和科研于一体的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2002年,儿科主任金润铭教授目睹此状,深切感知国内外儿童住院期间体验的差距,立即着手创办爱心学校。承载着血液病患儿的梦想,2002年12月,在协和医院医院党政领导的支持下,由儿科几名儿科医护人员和社会志愿者组成的志愿团队,发起成立了这项国内最早开展的针对血液病患儿的志愿服务项目——爱心学校。

模庞大,爱心传承

2002年12月20日,协和医院爱心学校招募义务教师的消息在报纸上一经登出,多人踊跃报名。18年来,爱心学校的志愿者在院团委的招募、管理下,队伍从最初的几名医务志愿者,壮大至1.8万余名,遍及武汉26所高校、3家机构及社会各界,涵盖了心理咨询师、教师、艺术家、离退休人员等各个年龄群体,甚至国际友人。志愿者的爱心在这里生根萌芽,迄今已服务患儿逾4万人次。

爱心学校的活动室,也历经四次搬迁,各项设施不断完善.2019年9月,在医院领导和志愿者的帮助下,宽敞明亮又现代化的患儿活动室全新装修,为活动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服务创新,需求导向

爱心学校的课程体系、服务内容,也结合患儿需求不断调整、完善。由医护志愿者每周开展的健康讲堂,是孩子们的必修课;由社会志愿者主讲的趣味英语、特色绘画、电影观赏、3D手工等选修课程,最受孩子们期待;而由医务社工陪伴开展的医疗游戏项目,则能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下配合完成各种侵入性治疗。在高校志愿者的参与下,爱心病房的活动多元化、个性化、国际化。率先开展并坚持17载的楚才杯作文大赛,“六一圆梦”微心愿等活动承载了每个患儿的梦想。

2016年,爱心学校率先在国内引进医务社工服务,开展《学龄期白血病儿童学校回归能力干预》项目,医务人员、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带领患儿参与”知行乐,乐成长”活动小组,逐步提升患儿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习能力,为患儿康复后的社会回归做好能力准备、危机干预以及心理康复,让很多患儿受益。

2012年至今,协和医院与北京爱佑慈善基金会合作,每年对血液病儿童开展200-300人次救助,每年资助金额100-200万元,总金额超过1000万元。配合武汉市红十字会每年对申请患儿进行救助基金资助,每年约30万。与中国儿慈会的9958项目合作,共救助40人,共计78万。

管理引领,三级联动

经过18年的探索,“爱心学校”目前已形成医务人员、医务社工和社会志愿者三级联动的“铁三角”管理模式。依托院团委对志愿者进行招募、管理,专业社工协助医务人员,对志愿者进行每月排班和日常督课,志愿者则结合患儿需求进行制度化、特色化授课。针对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和丰富的课程体系,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志愿者注册、审核、排课和考勤管理,对课程设置、志愿者排班、基金救助、人文活动,开展线上预约,精细化、信息化管理。

应急保障,共克时艰

不平凡的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武汉封城”让血液病患儿的治疗变得艰难。治疗一旦中断,患儿生命将面临重创。爱心学校的线下志愿服务活动也被迫暂停。此时,留守在病房的医护志愿者和院外社会志愿者,通过网络连线,启动志愿服务应急保障方案,携手帮助孩子和家长们共克时艰。

在全城封锁、交通中断、物资匮乏的武汉,医务人员白天在一线抗疫,夜晚则化身志愿者,为来不了武汉的外地化疗患儿进行在线问诊,联系当地医院、制定化疗方案,传递居家治疗讯息和信心;针对住院患儿,医务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发挥联动机制,由社会志愿者在院外筹措生活、防疫物资,医务志愿者在院内收集患儿需求、提供服务;在武汉封城的76天中,爱心学校的志愿者们克服重重困难,为市外患儿邮寄治疗维护物资近百件,为住院患儿募集盒饭上千件,为出院却受封城影响回不了家的患儿联系中途之家共计115天。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这是封城时期爱心学校志愿服务的真实写照。其实,早在2003年非典时期,爱心学校就早已经历过疫情下的志愿服务淬炼。

愿精神,星火燎原

24岁的小雪,15年前曾是爱心学校的一名患儿。康复后的她,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去年她回到爱心学校,和曾经帮助她的医护人员们分享喜悦,并要求加入志愿者行列。她说,要将这颗让她重生的爱的种子延续。

爱心学校的志愿服务获国内数百家媒体近万次报道,并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强国学习平台等央媒深度关注。

依托爱心学校志愿服务项目,儿科团队在泰国荣获了“亚洲管理年客户服务金奖”,这是中国首次在此项目获此荣誉。

爱心学校的志愿服务也受到了国家领导的关注。2017年12月12日,李克强总理来访协和医院。他的三个重要行程之一就是走进爱心学校。他探望血液病患儿,鼓励孩子们“康复后要用脚步丈量世界”,并亲切的和志愿者交流了服务的内容和感受。

18年来,爱心学校的管理实践在总结中探索,发展中创新,创新中传承,不仅出版了书籍,还先后发表多篇科研论文。

爱心学校的服务模式也被国内数十省市、近百家医院传承、推广,每年都有来自国内外的数十家医院管理者前来参观、交流,以武汉协和医院“爱心学校”为龙头的志愿服务模式,正在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根发芽、蓬勃壮大,越来越多的的血液病儿童从中受益。

从2002到2020,爱心学校将继续前行,用志愿者的坚守,带领更多血液病患儿战胜病魔,征服星辰大海。(团委)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