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消化内科、病理科开展临床病理联合教学查房
2023-07-05来源:病理科 消化内科 作者:杨明 宋军阅读量:
分享:

2023年6月28日,病理科聂秀主任一行共7人参加消化内科与病理科联合教学查房,这是我院第一次开展临床病理联合教学查房,也是为国家卫健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设立的“消化内镜与病理联合诊断消化道早癌试点项目”量身打造的教学查房,此次活动得到消化内科蔺蓉主任和宋军教授大力支持。参加项目培训的6家地市州中心医院消化内镜医生和病理医生进行了现场观摩。

教学查房分包括:介绍查房任务、病房查房、讨论及总结,首先在教室进行了简短的学员和老师介绍,由消化内科蔺蓉主任和宋军教授担任临床带教老师,病理科杨明医师担任病理带教老师,聂秀主任担任教学查房督导。宋军教授提前精心准备了一例因“食管早癌”行食管ESD切除的患者作为查房病例,病理科杨明医生根据患者ESD术后病理检查情况认真准备查房教案,病理科教学小组挑选一年级及二年级临床病理住培学员4名及科室教学秘书助理1人参加。

消化内科住培学员首先进行了病史汇报,主治医师进行了病史补充,诊断分析,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患者的情况,蒋蔚蔚副主任医师对患者的内镜表现进行解读,宋军教授结合该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对食管早癌的治疗方案进行了系统的讲解。蔺蓉主任指出在病史汇报中要注重患者的症状的鉴别以及详细的既往史询问。聂秀主任进一步提醒学员要注意病史采集中细节的询问和详尽记录。在病史汇报这个阶段,学生和老师之间、病理医生和临床医生之间不断产生思维碰撞,互相启发,在互动中加深对患者疾病诊疗经过的认识。在床旁查房期间,临床学员认真为患者查体,一边检查一边汇报查体情况。宋军教授进行查体示范。杨明医生汇报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并进行解读。在患者床旁提到肿瘤诊断用语时,宋军教授均用英文代替,以减少对患者的精神压力。教师和学员的一言一行充分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隐私保护。患者依从性和配合度均很好,表达了对医生和学员的感谢。

床旁查房结束后回到教室,宋军教授带领学员们复习了食管早癌ESD内镜下切除适应症,杨明医生在显微镜下阅片带教,回溯患者病理检查全流程,指出病理住院医师取材、标本拍照及病变描述记录中存在的不足,将病理改变和内镜所见进行复原对比,在显微镜下解析内镜下食管早癌的表现,为临床医生答疑解惑。教学查房持续90分钟。

聂秀主任针对查房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她表示,教学查房的内容需考虑教学对象的层次和类别,突出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引导学员需结合具体病例,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临床技能,避免将查房变成临床小讲课。

消化内科蔺蓉主任在总结讲话中提醒学员们,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多学科团队的联合。,更及时准确地解决患者的就医需求。

教学查房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论应用及临床思维实践能力,此次临床病理联合教学查房体现了我院对教学查房的重视,是一次有益的教学创新和探索。

聂秀主任介绍,通过教学查房,面对医生和患者的需求,体会病理报告一字千钧的份量,对病理科医生的培养也有着重要意义。她表示,联合教学查房后续将在流程、形式与内容上不断优化,形成常态化的临床病理联合教学查房机制,创建具有“协和特色”的住培教学品牌。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