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组织申报和认定工作,经过申报、形式审查、综合评审、现场考察及公示等流程,协和医院介入放射科和心外科于2022年7月12日分别正式获批“武汉市肿瘤及血管微创介入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武汉市心脏瓣膜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22年6月7日,武汉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现场考核会在我院举行。会议由院科研处王征副处长主持,武汉市科技局副局长刘红、创新平台处处长周肖荣、创主任科员刘维康、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主管徐琼芳、武汉市卫生健康委科外处副处长王铮以及相关技术专家,协和医院副院长金阳出席会议,心外科董念国主任、介入放射科郑传胜主任作现场汇报。

协和医院介入诊疗中心(放射科/介入科)是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中华医学会介入学组组长单位、国家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以及湖北省影像医学临床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其中,我院介入科是国内最早开展介入工作的单位之一,率先开展了许多介入诊疗业务,目前临床规模及科研水平位居全国全列。“肿瘤及血管微创介入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着眼于肿瘤与血管介入诊疗面临的临床问题,开展一系列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促进新介入技术、新介入材料研发与临床转化,为今后创建“湖北省和国家肿瘤及血管病微创介入诊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协和医院心外科历经40余年发展,已成为全国一流的集临床、科研、教学、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心血管病外科诊疗中心,是国务院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卫健委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重点学科(心脏移植)、国家心血管疑难病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单位、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省部共建)和中部心血管病诊疗中心。近5年,复旦大学全国医院最佳专科综合排名全国前5、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全国第3-4名。心外科立足国际前沿,注重科研对临床实践的推动作用,首次阐明我国瓣膜病流行病学特征,建立国人瓣膜手术风险预估模型,明确瓣膜病外科手术方式、指征、时机及瓣膜替代物选择;突破现有生物瓣制备工艺,研发基于瓣膜再生机制的新型瓣膜替代物实现临床转化;揭示天然瓣膜及生物瓣膜替代物钙化病理生理学新机制,系列临床及基础研究领域达国际先进水平。“心脏瓣膜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以打造高水平区域心脏瓣膜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目标,围绕心脏瓣膜病相关临床问题,开展系列心脏瓣膜病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包括开展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临床研究、指导临床决策,研发新型人工瓣膜替代物、实现临床转化以及发掘瓣膜钙化新机制及治疗新方法等,将心脏瓣膜临床经验推广应用于全国,以服务于国内大量心脏瓣膜病患者。
协和医院“武汉市肿瘤及血管微创介入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武汉市心脏瓣膜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正式获批不仅拓展了医学协同网络体系覆盖,推广了诊疗规范及新技术,而且也加强了临床研究信息共享和科研协作,促进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打造国际视野复合型科研团队。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必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步工作中去,为建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临床医学中心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