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部署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进一步激发我院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先机,10月21日下午,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总结暨2026年申报动员大会在外科一号楼二楼学术报告厅召开。本次会议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召才教授莅临指导与分享,医院党委书记张玉、院长夏家红、副院长金阳等领导班子成员出席,全院各科室主任、科研副主任及2026年度国自然申报者等近600人参会。会议由科研处处长王征主持。


张玉书记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国基金既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也是科研人员的“敲门砖”和“硬通货”。他回顾了医院国基金申报情况,肯定过去的成绩,深刻剖析当前困境。面对2026年度的申报工作,他强调,要凝练方向,推动有组织的学科布局;强化支撑,有组织的推进人才引育;优化服务,有组织的助力科研申报。他号召全院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保持攻坚锐气,为医院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医学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夏家红院长在动员讲话中强调,全院须以反思总结为基础,全力推动2026年度国基金申报成绩实现显著提升。围绕新一年的申报工作,他提出三项关键举措: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基金申报提升至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强组织,深化服务支撑,各科室要充分利用医院政策夯实学科基础,核心小组成员需切实履职、反复动员;提质增效,于细节处精益求精,同时积极布局和申报基金委其他资助赛道,形成多元突破。

分管科研工作的金阳副院长指出,创新驱动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石,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则是科研人员成长与学科发展的“必备品”与“动力引擎”。他剖析了医院当前面临的“外有竞争挤压、内有发展隐忧”的局面,对学科发展不均衡、科研产出效率待提升、高层次人才匮乏、重点类项目突破不足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并系统提出了2026年度基金申报工作的改进措施与部署安排。

张召才教授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备战通识与管理的设计和思考》为题,深度解析了基金评审的全过程,他表示,科研人员要以敬畏之心对待基金申报,更需要将提升申请书质量作为核心,精准选择申报赛道,“依规而战”。他还结合多个成功案例进行深度剖析,生动阐释了其背后的申报策略与学术逻辑,同时分享了浙大附二医院在基金申报精细化组织与管理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王征处长系统梳理了我院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情况,并详细介绍了2026年度基金申报的时间节点与注意事项,激励全体申报人员凝心聚力,共谱新篇。
肿瘤中心杨坤禹主任介绍道,通过依托医院人才政策,肿瘤中心逐渐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研梯队,未来,要将人才引进作为“源头活水”,带动整体研究水平的跃升。骨科杨操主任介绍,科室通过积极营造科研氛围、明确学科方向并以学术为导向选拔人才,已组建多个高水平课题组,构筑了科室在业内的整体影响力与竞争优势。2025年国基金青年B类项目获得者骨科魏玉龙副教授分享了从认知提升到申报布局的完整心路历程。2025年国基金青年C类项目获得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余文婷医师介绍如何利用医院提供的平台与资源,提升标书品质的重要性。
本次动员会的召开,标志着我院开启了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的新征程。下一步,医院科研处将持续优化管理服务与支持体系,为科研人员提供从课题前期培育到项目申报提交的“全周期、全方位”精准服务。全院科研人员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聚焦科学问题、精耕细作,力争在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中实现新突破、斩获新成绩,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