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6日,第十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两院院士路甬祥书面致辞,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大会,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致辞。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丁奎岭主持。我院金阳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胸膜疾病诊疗关键技术及产品创新研发和应用”荣获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受邀参会并上台领奖。

现场颁奖照片
胸膜疾病是常见病,其中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占44%,危害最大。目前,结核性胸水中结核菌检出率低于10%且培养时间长达2个月,恶性胸水癌细胞检出率低于40%且活检侵入性大,而目前临床其它鉴别诊断方法精准度不高。肺癌是全球总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癌症,晚期进展出现恶性胸水,由于经历前期各种治疗失败或耐药,目前缺少有效治疗手段,预后极差。
金阳教授团队在牵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项目支持下,依托湖北省肿瘤靶向生物化疗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呼吸重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发明了基于胸水代谢组学的胸水鉴别诊断新方法及检测试剂盒,实现了结核性与癌性胸水的快速精准诊断;首创良恶性胸水“数智化”无创快速鉴别诊断方法,解决了胸水临床便捷、高效诊断难题;基于高通量测序发明了微量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及其突变靶点的创新检测技术、试剂盒和装置,广泛应用于临床疑难病例诊断取得显著效果;发明了肿瘤细胞微颗粒包载代谢抑制剂及其介导的肺癌靶向生物治疗方法,取得明显疗效,为推动我国创新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和提升我国胸膜疾病精准诊疗在全球的引领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会现场团队合影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此前已举行十五届,促成千余项产学研成果对接,见证百余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在整合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国产学研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大会以政策解读、主旨演讲、交流互动、案例分享、成果发布、需求对接等多种形式,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主题,300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5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