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推进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全面调动我院科研人员申请积极性,鼓励科研人员勇攀科技高峰,9月25日下午,我院在本部教学楼五楼大教室及各分会场同步召开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总结暨2025年申报动员大会。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明周教授进行指导与分享,医院党委书记张玉,副院长金阳等领导班子成员,全院各科室主任,主管科研副主任及2025年度国自然申报者等6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科研处处长王征主持。

张玉书记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学术水平和社会形象的重要象征,既是衡量医院科研实力的标尺,也是学科影响力的客观体现,更是个人职业发展与成长的关键阶梯。近年来我院科研成绩斐然,国基金项目连续12年中标过百项,稳居全国领先行列。然而科研工作仍面临影响力不足、持续性欠缺、转化率不高等问题。对此,张玉书记强调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三个并重,做有影响、有组织、有价值的科研。围绕新一年的基金申报,张玉书记号召大家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毅力推动医学进步,为我院国际一流医学中心建设和“科技强国”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金阳副院长以“砥砺前行,奋斗幸福”为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结合自己及身边经历强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要性,勉励大家在申报过程中秉持“屡败屡战、屡战屡胜”的精神,通过不断的挑战与磨炼实现职业升华。金阳副院长还对2024年医院国基金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宏观分析,指出我院面临青年人才储备不足、闭门造车等问题,希望院内各科室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对2025年的基金申报工作提出了改进措施和部署安排。

科研处处长王征结合全国及我院基金项目申请和资助的实际情况,从多角度的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了我院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成果,指出我院当前处于“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现状,提醒大家务必保持警惕。随后王征处长详细介绍了2025年度基金申报的时间安排及相关注意事项,并预祝全体科研人员在2025年的申报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陈明周教授就《从评审专家角度看国自然项目的设计和思考》全面分享了宝贵经验和实用技巧。他从多个方面深入讲解了如何优化国基金项目的细节,其中包括申请基金前的准备工作、项目名称、摘要、立项依据、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创新点、研究基础、工作条件、项目组梯队结构等内容,并对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和失败原因等方面进行分享和总结。

杨操主任介绍了骨科科研的现状,提到目前骨科科室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7项,2022年骨科在全球发表的SCI论文总影响力排名第五。杨操主任特别强调,近年来通过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以学术为导向选拔人才,并凝练学科的研究方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用“积跬步以至千里”来形容这一过程,同时对医院和科研处在支持骨科科研工作中的付出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2024年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吴杰则分享了他在科研和项目申报中的心路历程,深入探讨了自己在小领域中的科研优势与挑战,讲述了如何突围的研究思路,强调了从“找发现-明机制-寻意义”的研究技巧。吴杰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项目申报过程中如何梳理成果主线以及他个人的宝贵体会,令在场听众受益匪浅。

赵煌旋助理研究员详细分析了从青年基金到面上项目的转化过程,并分享了他在面上项目申请中的心得体会,特别是在标书撰写的细节方面给出了宝贵的建议。

以本次动员会为开端,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全体科研人员需要不断提升基金申报水平,积极投入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中,持续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和水平,在各个领域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以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