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7月2日下午,协和医院在内科二号楼五大教室举行2024年度研究生导师综合能力培训。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协和医院张定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章劲元,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培养办公室主任潘林强作专题授课,来自医院36个学科的100余名新增博硕士研究生导师参加培训。协和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张进祥主持会议。

张玉书记以《扛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责任,争做新时代铸魂育人“大先生”》为题讲授专题思政课。他结合新时代研究生培养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深入剖析了当前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四个不平衡”问题,并指出,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要迈好履职“第一步”、扛牢师者责任担当。他强调,立德树人不仅是高校的职责使命,更是严肃的政治要求,导师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锤炼师德修养,恪守育人初心;要把握研究生成长成才规律,把好研究生招生“入口关”、培养“过程关”、毕业“出口关”,注重分类培养、因材施教。他指出,“育才要育心”,希望大家以师者匠心教育学生、以医者仁心影响学生、以学者精心指导学生,争做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大先生”。

张定宇教授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向导师们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生涯,讲述了自己从一名普通医生到传染病医院院长的职业经历,讲述了一个平凡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挺身而出,在“风暴之眼”投身武汉保卫战的动人故事。他用自身经历向在场的导师们生动诠释了“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的精神内涵,他希望,导师们能够珍惜导师岗位的荣誉和责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为健康中国建设培养德医双馨的高层次医学研究生。

章劲元主任首先用一组数据提醒研究生导师务必高度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深入分析了研究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和主要表现,建议导师们可以从行为、情绪、认知以及生理情况四个方面识别心理疾病,并结合案例详细介绍如何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有效支持和帮助。人际支持、心理咨询、药物治疗、体育锻炼以及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价值、对学生赋能,是帮助学生走出抑郁困境的有效方式。他指出,导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精神塑造过程中的陪伴者,应以构建师生共同体为目标,与研究生进行有深度的情感交流,实现导师专业化发展与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同向同行。

潘林强副院长围绕研究生培养教育体系,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与关键环节进行了梳理,介绍了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强调要严格落实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的各项制度。他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首次在法律层面确立了专业学位这一类型,明确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培养的差异化要求,请导师们严格落实分类培养,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最后,他指出了当前学位论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逻辑混乱、学术思路不清晰、创新性不足、工作量不足等,希望导师充分发挥关键性作用,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

张进祥副院长对本次培训进行了总结。他对出席会议的领导、专家以及参加培训的导师表示感谢,并再次强调了研究生导师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作用,请全体导师从培养目标、培养路径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自我提升,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明确自身责任与任务,努力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协和医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导师培训工作,初步建立了“在岗导师定期研修、新增导师岗前培训”的导师培训体系,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旨在增强研究生导师岗位意识,提升研究生导师的育人能力,夯实研究生导师第一责任人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