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昨日上午11时28分,我国著名心血管外科学专家、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外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奠基者之一叶世铎教授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84岁。
武汉土生土长的叶世铎教授,从医40余年,在心血管外科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1970年,以他为首的体外循环研究小组,经过短短的动物试验阶段,成功开展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国内心血管外科领域的新突破,填补了省内空白。
上世纪70年代,“人工心脏”还闻所未闻。1976年,叶世铎教授就主持组建了人工瓣膜研究室,引入并改进了人工生物瓣膜,研制了低瓣架牛心包瓣,治疗了300多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进行单瓣以及双瓣置换术,经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
今年70岁的梅迎年曾是武汉新华路中学一名语文老师。16岁那年查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1976年6月11日,协和医院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其成功植入第一代机械瓣膜“球笼瓣”,叶教授正是主刀医生之一。
33年后,梅迎年再次手术,机械瓣膜 “退役”,换上了生物瓣膜,她很可能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植入第一代机械瓣膜存活时间最长的人。
随着研究的深入,荣誉接踵而来。心脏直视手术的研究、湖北省首例再次瓣膜置换术、湖北省首例右心室双出口矫治术、1984年完成湖北省首例完全性肺静脉畸形连接纠治术以及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在叶世铎教授的主持研究下,数个“第一”拔地而起,无数“心”病患者因此受益。(转自2011年9月2日《武汉晚报》 作者 薛萱 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