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祁燕 通讯员 涂晓晨)光清,意味光明清亮,72岁的郭光清老人正如他的名字,离世后老伴遵其遗愿,将角膜无偿捐献出来。昨日,武汉两位等待角膜的患者顺利进行了移植手术。
郭光清曾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但在那个年代因家庭成分不好,最终没能进入到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这成为他一生的遗憾。高中毕业后,他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到湖北松宜矿务局工作,成为该局子弟学校的一名教师。随后和该局职工医院的贺梅芳结婚,虽然一直未曾生育,两人志趣相投,其乐融融。
2007年,郭光清因脑梗塞病倒了,经过调养,虽得到缓解,但从此手脚不太灵便,可他依然坚持每天练习书法、绘画。
今年2月24日凌晨4时,郭光清突然陷入昏迷,在荆州市中心医院因脑溢血生命体征微弱。直到27日上午,医生宣告郭老脑死亡,老伴贺梅芳这才语不成泣地告诉亲友,他们夫妇早在30年前就约定:不论谁走在前面,死后要一起捐献角膜。
得知老人遗愿,荆州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马上联系了武汉眼库,随后,医生对老人的身体和器官做了检查,接受老人的器官捐献。对郭老的遗体三鞠躬,医务人员将光亮清透的角膜取出,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回武汉,已有两名患者在做术前准备。
与此同时,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张明昌迅速接过这柄“光明接力棒”,郭老的角膜至少可用于两位患者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