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江卉、通讯员黄冬香、张方方、冯勇)让驼背人挺起腰杆,曾经是外科手术的禁区,如今已成骨科常规手术。
昨日,在汉举行的国际骨科高峰论坛上,武汉协和医院骨科主任杨述华教授向上千名同行推介这一手术方法。
44岁的咸宁农民老徐20年前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因家庭经济困难一直没有治疗,到35岁时人已成“C”字形,走路不能抬头,睡觉无法平躺。由于长期弯腰挤压胸腹部,他的心肺功能也受到严重影响。
不久前,老徐来到协和医院,经过术前准备及风险评估,医生决定为其实施截骨矫形术。
主刀医生杨述华介绍,手术“截弯取直”,耗时七八个小时。先截取脊柱上弯度最大的部分,再将两头用支架和钉子固定,由此将“C”字拉成近似“1”字。
截骨手术,仅截取、剥离弯曲脊柱的椎管,不能截断或伤及脊柱内的神经。因而操作难度极大,脊柱上神经丰富,稍有意外,轻则瘫痪,重则有生命危险。过去,这类手术几乎是外科手术的禁区,骨科医生不敢轻易涉足。
固定钉子打在什么部位、“C”字最大可拉到什么角度,都将直接影响到手术成败。此时,价值400余万元的“脊柱导航系统”和“神经监测仪”等先进设备派上大用场。手术前,医生将老徐的各项检查报告输入脊柱导航系统,这套类似卫星导航的系统可以准确定位最佳钉钉点;而神经监测仪又可以适时报警,告知主刀医生,继续手术是否会损害神经。
手术后,老徐终于像常人一样挺起腰了。去年至今,协和医院已让近20名严重驼背患者昂首走出医院,手术成功率达100%。
昨日的学术会议上,应邀参会的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骨科主任霍利切克教授等国内外权威专家评价:这一手术代表了严重后凸畸形矫正的治疗发展趋势,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