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武汉晚报头版:分离后的日子
2013-05-24 阅读量:
分享:

2013年5月23日,阳光透过中山公园的小树林撒在花丛中,不远处就是武汉协和医院小儿外科。这天,科室里迎来了两对特殊的小姐妹,人称“姐妹花”:大的一对今年8岁,她们叫荷顺和荷利;小一对快4岁了,叫张玲和张珑,或称玲珑姐妹,珑珑见到护士就不停地送上飞吻。这两对姐妹原来是连体婴儿,7年前和3年前分别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日子,医生为她们进行了分离手术。

荷顺、荷利姐妹是2005年在协和医院成功分离的“胸腹连体”女婴。2005年4月,这对腹壁相连、共一个肝脏、心包和膈肌的连体姐妹在大悟县城一医院出生,随即转到协和医院。2005年7月13日,协和医院11位专家轮番上阵实施手术,8个小时后手术成功。据了解,这是中国第7例、湖北省首例成功分离并双双存活的连体婴分离手术。

7年过去了,两姐妹逐渐长大。如今,荷顺荷利已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与同龄的小朋友相比,荷顺、荷利略显瘦弱,但她们乖巧、懂事,能歌善舞。妈妈为了区分她们,称荷顺为“大毛”,荷利为“小毛”。大毛比小毛更活泼、外向,她喜欢跳舞唱歌,在班上数学成绩名列前茅。因为总是领着妹妹玩,有一种当姐姐的成就感,长大了想当一名人民教师。小毛较内秀,喜欢思考、独处,特别喜欢画画,长大后她梦想成为一名画家。一本厚厚的画册里有大海龟、金鱼、花儿、云霞和太阳……

随着年龄的增长,荷顺荷利姐妹俩先天的骨骼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姐姐荷顺有明显胸骨前凸;妹妹荷利则有明显的脊柱侧弯,导致她双肩明显不对称,而且个头也比姐姐矮一截。同时两姐妹还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协和医院汤绍涛教授建议,两姐妹的情况还有待于多学科专家做进一步检查和评估。

记者胡伟鸣 通讯员薛萱 实习生吴薇 摄影报道

5月23日,荷顺荷利、张玲张珑到协和医院检查间隙,来到中山公园赏花玩耍。

小姐妹常常这样对着照片相互辨认。在手术成功后,周岁时“爱心联盟”的叔叔阿姨带着玲玲珑珑,去影楼免费拍了一张合影照。

“小姐妹花”张玲张珑,同是“联体婴儿”,但却是“四足坐骨联体结构”。玲珑姐妹出生时,部分大肠、全部直肠和肛门共用,两个膀胱和泌尿生殖道相连。2009年11月17日,姐妹俩在协和医院完成分离手术。该院小儿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骨科、麻醉科包括17名教授在内的30多名医务人员分成五组进行手术,经历10个多小时的接力手术,两姐妹成功分离。2011年11月1日,姐姐张玲在武汉协和医院接受长达4个半小时的手术,经过重建肛门手术,玲玲基本上成为正常女孩。妹妹张珑因为缺少正常的肛门和尿道括约肌,一直无法自主排便和排尿。

几年来,武汉协和医院医生一直关注着两姐妹的病情,结合盆底发育情况,希望找到最佳时机,为张珑完成肛门括约肌和尿道括约肌再造术。

3年过去了,玲珑姐妹不仅活泼伶俐,更是懂事乖巧。她们和父母一起迁入了武汉近郊谌家矶村落的一座便宜的私房租住,为了方便孩子们生活,他们选择了居住在三楼的大套间,陈列简陋,但还宽敞,足够孩子在这里自由嬉戏玩耍和成长。

张玲和张珑比一般的双胞胎更加心有灵犀。一个夏日的午后,张珑还在睡梦中,妈妈带着张玲在家门口附近的马路上玩耍。突然间,张珑从睡梦中醒来大哭,急着找妈妈和姐姐,而张玲像是知道妹妹醒来的消息似的,告诉妈妈,妹妹在家哭呢。妈妈急忙赶回家,发现张珑坐在床边上大哭。

玲珑一家四口全靠父亲一人的打工收入养活。父亲目前在百步亭附近工作,每天需骑电动车往返于工地和家里,单程就需要20分钟。父亲虽觉得辛苦,可看到这一双懂事活泼的女儿,全家其乐融融的在一起,也觉得十分值得。

玲珑姐妹刚出生时,奶奶曾抱着“联体”的孩子四处求医,老人不明白这是二百万分之一的畸形,却也不忍心放弃。随后的两年里,奶奶靠在酒店端盘子打工的钱来维持生计。在租住屋里,有一辆仿真“奥迪”儿童玩具车,就是奶奶靠着打工赚的微薄收入给孩子买的。玲珑姐妹对玩具车爱不释手,两人常常抢着“驾驶”玩具车。

爱心是来自社会四面八方。来自孝感的一个民间组织在互联网上发起了帮助这对玲珑姐妹的活动,得到一些“爱心联盟”人士的响应,先后为姐妹们筹集了近20万元善款治病,现在仍在继续中。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