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前一天突然停跳,万次按压救回
苦等3个月,在“换心”前一天突发心脏骤停。经过医护人员接力按压近万次,再加上15针强心针,1个小时后硬是把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次日如期接受心脏移植。昨天上午,“等心哥”罗胜发已能下床行走,即将出院。。
去年11月,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在全国首开“换心门诊”,但不幸的是,因供体紧张,每年入院的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有一半在等待中离世。
开心聊天的“等心哥” 口吐白沫心跳骤停
今年57岁的罗胜发家住汉阳桃花岛,6年前被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但迫于经济压力,罗胜发只愿接受保守治疗。
去年9月28日,协和医院心外科诊断罗胜发病情已发展到终末期,如不“换心”最多只能活半年到一年。
在医院等了近3个月,一直没等到合适的供体心脏,去年12月23日上午,医生告诉他与一枚供体心脏配型成功,第二天就可以做心脏移植了。当天中午,兴奋的罗胜发把饭菜吃了个干干净净。
中午11点40分,正与室友开心聊天的罗师傅突然翻起白眼,口吐白沫,一头倒在病床上。妻子彭冬芝大声呼救。
1万次按压恢复心跳如期换心
听到呼救,正换衣服准备下班的李燕君护士长一个箭步冲进来,此时罗胜发已经没了心跳。
李燕君以每分钟100多下的频率使劲进行心外按压,七八个医护人员搬来了急救设备,接力进行心外按压。心外按压坚持了一个多小时,持续近万次,打了15针强心针,5次电击除颤,罗胜发终于恢复了心跳。12月24日,在心脏停跳复苏后的第二天,由协和医院心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主刀,如期为罗胜发换上了一颗健康的心脏。
武汉“换心”技术娴熟 难的是供体少
据了解,全国目前共有约80万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如不进行心脏移植,他们的生命很难超过半年。去年11月,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在全国首开"换心门诊",两个多月来已接诊全国各地500多位患者,去年成功为45位患者换心。但因供体紧张,每年入院等待换心的患者中有一半人因求心不得,绝望离世。
董念国说,随着医学技术的成熟,心脏移植已可在该科常态化进行,换心人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我国“换心人”存活时间最长者已超过18年。 不过,由于病人及家属不理解、经费及供体缺乏等原因,我国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人数累计不足400例。 记者伍伟 通讯员薛宣